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写生中的物理和画理
山水画写生是训练画家对中国山水画艺术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绘画的实际操作能力也直接反映在写生当中。临摹是训练技法的主要手段,但不一定反映出其他的实际水平,相对狭隘一些。写生不只是纯粹的技法训练,还能在画面上反映出个人的学术涵养。物理和画理贯穿写生的整个过程,也是作画过程中需要思考最多的。

容膝斋图(国画) 元 倪瓒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写生”广义上指的是描摹或抄录下事物的本性或天性,也就是说要把事物的本性的东西反映到画面上。它可以分为文字形式记录、对景写生和记游形式的写生,这三种方法可以同时相互渗透着用?!靶瓷北臼枪湃擞诨窕械拇驶?。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技》中题道:“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由此可见“写生”这词语至少在北宋时已经运用于绘画当中,其含义不只是简单的写生,也是反映物象生气和气韵的词汇。“写生”重在“生” 字,而不是照相式的描摹照搬,是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主观的提炼、概括,表现出其最有生气、最美的一面。在经历时代的变迁,写生一词逐渐引用到山水画当中。
写生是练习构思能力、技巧的灵活运用和表达思想境界的一种手段,也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实际创作能力,是学习山水画创作中的一个必修过程。在写生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新鲜感,这些艺术灵感在画室里是不可能想象得到的,它包括组织、构思、笔墨塑造等问题。写生能力的训练,是在于对对象把握能力的训练,因此提高写生把握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把握好写生的对象,如何使对象真实地反映到画面上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手段处理。写生在处理上的两大问题就是对客观物象在物理上的描述与实际画面笔墨语言表达的处理,也就是物理和画理这两大问题。
写生不是简单地面对景物画完一幅画就完事了,画完之后还得自己长期地琢磨,向人请教发掘整理物象内部的精神,发挥出艺术天分。
作画时最容易犯照搬照抄的毛病,而处理好“取、舍”是写生过程中必须要处理的要点。不管理是“取”还是“舍”,都要按画面的需要来实施,大胆谨慎地处理这层关系,在取舍时尽量找出自己在画面中所需要的笔墨要素。我们可以通过形象的夸张把物象的特征加以强化使之主题更加突出。只要能够为整个画面所运用那就可以“取”来,如果画面不太紧要感觉累赘那就大胆“舍”掉?!肮雇肌币膊荒芤阅掣龌峄蚰掣龌椅握招瓷?,最重要的是现场感,写生最忌像某一家,这样会形成“画谱气”。
对景物的描写其实是感知觉的一个过程,所谓感知觉就是客观的真实原味的感性的一个基本心理反应。这是一个较为初步的感受,此时要把现实的景物移到画幅上去,从一个具象、立体的反映到一个平面、抽象的画幅上,就需要以个人情绪化的心理反应的过程。
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或者是欣赏,都要呈现出精神意志上的精神体现。最好就是既符合感知觉上的基本规律,又要精神体现在画幅之上才是真正的艺术品,而不是一个“标本”。在写生时作者本人和自然界的物象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写生是对物象表达和理解的一个过程,要求在有限的尺幅内体现无限的景物的意镜。
说到画的物理性就是在写生所摄取物象时,把握自身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以及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等等。当取景构思时,在画面上所要经营的,不管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首要的一个主题一定要站牢。比如,楼不可能悬于空中,不可能生长于树上,前面的树不可能生长到山后去等。这些山与树、山与水、树与石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要在画面当中处理得协调,按具体的处理方式来处理具体的物象。
而画理就是对自然界的感受和象征民族特征的审美模式及标准。画理是只有在笔墨反映到画面上之后才产生的,是以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来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处理手法,从而达到最具有美感的艺术效果。《山水论》《六法论》《绘宗十二忌》《笔法记》这些前人的理论著作都涉及如何处理画面内容。
(作者为画家)
编辑:杨岚
关键词:写生中的物理和画理 写生 物理和画理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狗腔怠⑿腥私煌ㄎシüゼ嵴?/ins>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