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关于山水画的写生教学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山水画是心灵感知的迹化,而自然形态的客观存在又是画家语言图式和笔墨冲动的本源。写生中我们从实际的、因果的自然秩序中抽离出来,绝非为了还原感知中的某种存在,而是让个体精神活动对应自然山川得以自由驰骋,它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是形象逻辑思维和意象抽象思维的合一性。山水画写生的意象表现形式在于既“合情”又“入理”,在追求形神兼得的同时,更注重寓意抒情,求象外之意,心由笔使,借物达意,而并非单纯的客观描摹。由此,物象的表达有了主观的人文情愫和精神取向,有态度的语言才是鲜活和生动的,因为它赋予了笔墨的象征寓意与生命含义。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写生中应对事物敏锐的感悟力,培养学生主观知性下的概括能力,启迪学生“写貌物情,摅发人思”的精神追求显得尤为重要。
张广慧 山城 套版木刻 18×26cm 2010年
我们今天的写生和古人是不一样的,今天是对景写生,古人是饱游饫看,目识心记,有时甚至用诗歌等文字形式记录比笔墨来得更细腻。现在下雨天没办法带写生的时候,我就让学生们做游记。通常,对景写生(水墨、速写)、记忆写生(心存目记)、文字写生(游记、诗词等)是写生教学中的几种主要途径。
我们面对自然,在天地之间畅游如何找到自己,这一点很重要。画乃心印,人的情感在画面中释放出真实的一面,这个世界让我感动,我才会通过绘画来表达,只是借了笔墨这样一种方式。无病呻吟的笔墨肯定是死的。
有的人认为写生是为了积累素材,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写生本身就是对自然的一种感悟,就是一种创造。写生、临摹、创作,其实它们相互之间是环环相扣的。
艺术源于生活,但又是高于生活的,我们今天应该赋予写生一种当下的意义。古人表现亭台楼阁,是因为他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今天我们画的高士图也只能揣摩古人如何生活,不会真正回到古人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么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如何表达?我现在带研究生的命题是“田园与都市”,今天我们看到的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用古人的一波三折屋漏痕方法画出来,都是直线,如何表现光影,表现夜景呢?所以这需要自己的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像个蓄电池一样不断地有能量进来,表现周边熟知的一些事物、环境。都市山水题材是给我们山水画家的一个新的命题,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写生中画家对笔墨经验,对文化转换会有一种特殊感知,每次到不同的地方写生,新鲜感总会扑面而来,陕北的干裂秋风,江南的润含春雨,中部地区的苍而润之等等,笔墨需要应对不同场景的转变,这很难,但我们每次都会去尝试找到驾驭笔墨的一种能力。因为写生过程中未知的东西很多,它会激励画家探索新的可能。只有一两天时间的写生肯定是不行的,我苦恼的是每次到了笔墨和地域特点越来越契合的时候,往往写生课就结束了。
写生教学已成为当下中国画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师古人,师造化,师本心?!笔导噬暇褪橇倌 ⑿瓷?、创作三门课程的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完善山水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无法绕开“了法、运技、明理、悟道”的举一反三和循环往复的递进过程。
“了法,运技,明理,悟道”是山水画学习的四个步骤,如果总是停留在技法上,技巧熟练之后很可能走向程式化,容易变得油滑。齐白石先生提出“先熟后生”,说的是笔墨要熟练、更要灵动多元,然后随着年龄增长水到渠成,笔墨自然就老到了,不能刻意而为之。当然写生也会带来这样的问题,有些画家会留恋笔墨,甚至有点自恋,觉得只用某种表现方式就够了?;蛐沓て谠谝桓龅胤酱牛突桓龅胤?,这种方式也是如履薄冰。对我来说,以前是画纯水墨,现在到外地写生也会用点颜色,色破墨,墨破色,水墨相融这样一种笔墨方式跟我以往纯水墨的表达方式又不一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应该要让笔墨有更新的尝试。写生引发的程式化问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但是人在每个阶段的笔墨肯定是不一样的,其实有时候看一个画家的笔墨表现似乎有些雷同,但是从一生的漫长时间来看肯定是不一样的。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编辑:杨岚
关键词:写生 笔墨 山水画 山水画的写生教学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狗腔怠⑿腥私煌ㄎシüゼ嵴?/ins>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