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重点生态工程初见成效
2009年,国家批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び虢ㄉ韫婊?008-2030年)》,在西藏实施?;ぁ⒔ㄉ韬椭С疟U先罄?0项工程,截至2017年年底已累计投入96亿元。一期工程(2008-2014年)初步建成西藏生态工程的主体框架,部分重点工程已取得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提升,生态屏障功能稳定向好。
2005年,国家启动三江源自然?;で;び虢ㄉ韫こ蹋刂?017年年底已累计投入80亿元。2013年完成一期工程,草地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恢复,水源涵养和流域水供给能力提高。与2004年相比,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年均向下游多输出58亿立方米的优质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 环境质量持续稳定
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流域综合治理、农村与城镇人居环境改善、工矿污染防控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环境?;すこ獭G嗖馗咴肪持柿考叭司踊肪吵中蚝?。
水环境质量稳定良好
青藏高原是亚洲多条主要江河的源头区,也是中国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最严格的区域之一。国家不断加大对青藏高原水环境?;ちΧ?,主要措施包括:编制重要水域综合规划,划定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明确水域功能和水质?;つ勘辏硕ㄖ匾雍此δ芮晌勰芰拖夼抛芰?,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ㄇ?、地(市)、县(区)三级行政区考核指标体系,推进水生态环境?;び胄薷?,保障青藏高原水生态环境安全。
“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入253.12亿元,用于青藏高原农村饮水、水土保持、牧区水利等工程建设,解决了457.1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并建成1400多座寺庙通水工程,保障了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局部严重缺水地区的饮水安全。2014年,国家投入4.78亿元,支持纳木错、羊卓雍错、克鲁克湖和黄河源湖泊群等湖泊流域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近年来,实施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等工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30平方公里。实施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生态?;さ裙こ蹋磕晗蛳掠问渌?0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目前,青藏高原主要江河湖泊基本处于天然状态,水质状况保持良好。
土壤功能有效提升
青藏高原是全球受污染最少的地区之一,土壤环境总体处于自然本底状态。土壤类型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受控于成土母岩性质和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高原湖泊沉积物中铜、镍、铅等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人类活动频繁区湖泊沉积物。从耕地土壤来看,西藏大部分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优于国家一级土壤标准。
随着生态建设与环境?;は喙卮胧┑闹鸩绞凳嗖馗咴寥郎δ艿玫接行嵘?。近50年,中国草地土壤碳储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其中青藏高原草地土壤碳储量的贡献最大(63.1%),高原高寒草地3米深的土壤无机碳库约占全国土壤无机碳库的70%。从水源涵养能力看,青藏高原年均水源涵养量达3450亿立方米。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完成后,林草生态系统年均水源涵养量比工程实施前增加了15.60%;围栏封育等措施也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土壤微生物环境等性状改善。
大气环境保持优良
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较低,空气质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污染物种类较少,浓度较低,各类污染物含量与北极地区相当。随着绿色能源推广、生态城镇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断推进,青藏高原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2016年,全国颗粒物年均浓度达标的96个重点城市中,16个位于青藏高原。目前,青藏高原地区仍然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2009年以来,国家累计投入62.94亿元,支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以及四川、云南、甘肃藏区城镇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项目,提高了当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笆濉币岳矗依奂仆度?4.52亿元,支持高原诸省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其中,安排西藏自治区3.49亿元、四川省16.31亿元、云南省14.54亿元、甘肃省8.99亿元、青海省11.19亿元。
西藏自治区加强城乡社区绿化美化,解决垃圾分类处理、噪声污染处理、污水排放、秸秆焚烧等问题。2010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安排资金118.18亿元,开展5261个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改善了环境质量。2008年以来,青海省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7.4亿元,对3015个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受益人口220万人,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76%。2014年,青海省启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截至2017年年底,已完成建设投资107.7亿元。目前,青海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8.02%和96.69%,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四川省甘孜州实施“垃圾污水三年行动”,2017年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75亿元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截至2017年年底,四川省阿坝州共投资5.85亿元用于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云南省迪庆州禁止在辖区内销售、提供、使用不降解的塑料制品,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甘肃省甘南州已投入52.46亿元,实施703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改善了这些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生产生活条件。
四、 绿色产业稳步发展
为?;ご嗳跎肪?,青藏高原各省区努力控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在保持良好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较高公众满意度的同时,努力探索绿色发展途径。目前,青藏高原各省区以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特色产业为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已初步建立,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编辑:曾珂
关键词: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高铁实战演练迎接十一黄金周
改革开放40年:香港精耕国家金融“试验田”
肯尼亚国家图书馆设立中文图书阅览区
八月十八潮
世界上最贵的鞋子亮相 镶数钻石价值1700万美元
探访空客天津总装线
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中欧班列架起中波青少年友好交流平台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