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花鸟画传统散议

李鱓 土墙蝶花 中国画
关于中国花鸟画的宝贵传统,有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有的可能还没有引起注意。讲到中国画的传统,张彦远说:“始于立意,归于用笔?!闭馄渲?,有立意,有为象,有笔墨,花鸟画也不例外。我今天主要不是讲笔墨,而是从意和象的角度讲,结合古代优秀的作品,特别是20世纪“借古开今”传统派的一些精彩的作品来谈一谈我的体会。
中国花鸟画出现比较早。最早的是在美国奈尔逊爱金斯博物馆收藏的陶楼上的画作,画的是一群乌鸦在树上徘徊。魏晋就已经有擅长画花鸟画的名家了,到五代的徐、黄完全成熟,比西方要早。西方也有类似的画,画静物、画自然。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梵高 鸢尾花 油画
中西的异趣
一般而言中西绘画有同也有异,西方的花鸟画比中国晚得多,传统也不一样。大家看,后期印象派梵高的《鸢尾花》和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土墙蝶花》,都是画鸢尾花,也叫蝴蝶花,但追求全然不同。梵高的鸢尾花,作于晚年,画的是生命的灿烂,是旺盛的活力。李复堂的蝴蝶花,画于他被迫离开宫廷画师的岗位之后,流落江湖,亲眼目睹了春雨后农家土墙头蝴蝶花的盛开,结合画上的题诗题跋,可以清楚看到,他的画以“庄周梦蝶”为典故,抒发了来自老庄思想追求精神自由的胸怀。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画的是荷塘,是他晚年的代表作。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荷塘》,也画荷塘,但两者旨趣不同。莫奈表现的是水光的迷人,是变换不定的丰富色彩。而金冬心的作品,画得比莫奈简练,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只画近处荷叶田田,后面画一只船的部分。上面的长篇题跋说,他是杭州人,但生活在扬州,一到夏天六月,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西湖的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想起那种美丽的景色。他于是画了荷塘,还画了船。他说我虽然没有画人,但是仿佛可以看到衣香鬓影,可以听到丝竹管弦不绝于耳。这样的画,突出的是人,而不是湖光山色,不是映日荷花,而是想象中的船娘与管弦的悦耳。是一片乡愁。

金农 荷塘图 中国画
寓兴与象征
寓兴,在诗歌里,意思是托物起兴,借景寓情。在画论中,见于《宣和画谱·花鸟绪论》,里面说,花鸟画与诗歌互为表里,画家要善于把自己的感兴寄寓在画里,让看画人获得“登临览物”的同样感受。齐白石的《青蛙》,属于这一种。他描写一只小青蛙被拴在草上,失去了自由,他的小伙伴们发现了,急得高呼大叫。很有情趣,这种情趣更深的含义是:小青蛙跟我们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应该爱护小生命。不要把它不当生灵,而作玩物,惹得它的小伙伴干着急。齐白石在画里所表现的感受是很深刻的。不是把青蛙做为玩耍的玩具,或是下酒果腹的对象,而是儿童一样的生命。
明代徐渭一生遭遇很不幸,多次科举不第,英雄无用武之地,好不容易被一位军事长官赏识,发挥了才能,但这位长官被怀疑是严嵩同党被抓,徐渭认为自己也被怀疑,从此疯疯癫癫?!赌咸选肥切煳嘉笊逼拮尤胗?,被放出后晚年之作。另一幅《石榴》的作画时间也相近。这两张画体现了“寓兴”传统。《墨葡萄》上题诗说:“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说明他把葡萄比喻成没有人赏识的明珠,用以自况。他画得非??穹?,大墨淋漓??嘉铱床淮竺靼?,我想,这葡萄珠画得怎么像藤萝花?后来我慢慢体会到了,他画的是葡萄干,野外的葡萄,没人采摘已经晒成了干,表现了无法排遣的悲愤。另一幅题着:“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少人行,粒粒明珠走。” 说的是,石榴在山里已经成熟了,但是没有人发现。这跟画野葡萄是一个含义,都是“寓兴”,都是通过一定的景物来寄托他的感受。吴昌硕的《牡丹玉兰》则用花木来象征玉堂富贵。象征的手段,增加了观念性,减弱了寓兴性。

莫奈 睡莲 油画
意趣与齐物
中国花鸟画讲意趣,意趣又反映了人和花鸟的情感联系。有些与“齐物论”思想有关,花鸟画创作中的“齐物论”思想,就是平等地看待花鸟禽鱼。现在有些当代花鸟画家,喜欢说我表现生存状态,而在宝贵传统中,还追求比生存状态更多的东西。
宋代李迪的《禽浴图》,画小孩子洗澡的木盆,里面还有水,被一只八哥发现了,它就跳进盆里洗浴。画家画的八哥,是像孩子一样的小鸟,幼稚不懂世事,颇有情趣?;沂谴判郎偷陌抗饫幢硐值摹A硪徽攀?7世纪荷兰的静物画,画中的鸟已经死去,一只挂在柱子上,一只放在案子上,旁边是水果?;沂前涯窭嘧魑曰裎?,画是主人的生活,对鸟类看不出什么感情。陈用志的《雏雀图》,是画盛东西的藤筐,被欢快的麻雀当成了玩具,当成了游戏的乐园?;氖悄窠肓巳死嗟纳?。
郑板桥的《墨竹荆棘》,画竹子和荆棘,题了一首诗:“莫漫锄荆棘,由他与竹高?!段髅吩兴?,万物总同胞?!薄段髅肥撬未苎Ъ艺旁氐奈恼拢逑至恕懊癜镉搿钡墓鄣?。诗的意思是,不要除掉竹园中的荆棘,让荆棘自由自在地与竹子并肩生长吧。为什么这样想、这样画呢?郑板桥说,张载说过:万物都是我们的同胞。他把宇宙看成一个大家族,人类是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万物是人类的同类。

李迪 浴禽图 中国画
奥理冥造
奥理冥造,是宋代沈括提出来的,意思是不按物理画,而按艺术规律画,画家要有大胆的想象和高度的艺术幻化。
齐白石的一件神品,叫《荷花影》,画水面上的一朵荷花,还有荷花在水中的影子,以及水中向荷花影游来的一群蝌蚪?;叶捞氐墓顾剂⒁猓鲜兰?0年代最早被王朝闻先生发现,他写文章评论,后来许多人都评论过,包括上海的书画篆刻家韩天衡。他们说这张《荷花影》画得绝了。第一,荷花的影子应该是倒影,画中是正的。第二,如果水面上有风,起了波澜,影子应该是散乱的,齐白石画的影子一点也不散乱。第三,只有在岸上,通过光线的折射才能看见水中的倒影。蝌蚪在水中根本看不到荷花的影子。齐白石画的,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来自于艺术的想象,艺术的幻化。不是画现有的东西,而是画没有的东西。如果把对象像照相似的画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呢?那样,画家的思想感情,画家的想法,就得不到充分表现,而齐白石这张画,这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最终是想表达:水里荷花的影子当然美,小蝌蚪执着的追求美丽事物的精神很好,但如果你追求的是一个影子,根本无法达到的东西,岂不是白费劲吗?这件作品用现实没有的笔墨,极尽精微地提炼对象,画出了神似,画出了诗情,更画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这幅画画成后,正赶上白石老人的学生李苦禅和许麟庐去看他,都看出了高妙,纷纷向老师要。白石老人只好让两人抓阄,结果许麟庐得到了,白石特地作了题跋,风趣地说得到此画是缘分。但他怕李苦禅太失望,立即又画了另一幅《荷花与蝌蚪》,水面上也有一支荷花,但不再画荷花影,而是画水面上一片荷花瓣,蝌蚪追上了荷花瓣,推着荷瓣前进。同样充满诗情,也专门加了题跋。

17世纪荷兰静物画
黄慎的《西瓜》同样是异想天开的产物,这张画非常妙,在中国画里面也是不多见的。我们夏天去买西瓜,切成牙,画中的西瓜是一个新的品种,长出来带叶就是一牙西瓜,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西瓜,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黄慎创造出来的。他何以有这样的构思呢?从题跋看,就是他在草书题跋中讲的:“剖开天上三秋月,飞作人间六月霜”。夏天不是很热吗?把这个西瓜画成月牙假想你在外边乘凉,看到月牙变成的一块西瓜,吃到嘴里,马上就感到凉快了。这是非常富有想象力的。
再说一张也很有意思的《鱼鸟图》,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他是一个几乎不可超越的高峰。他是明代的一个公子王孙,到清代被迫当了和尚,在清代还没有调整政策之前,他是一种很不自在的生活状态,别人是国破,他是国破也家亡,非常有悲剧性。苏州博物馆收藏的册页里这张画中只有一只鸟,说它是鸟,又有鱼的尾巴;说它是鱼,又有鸟的翅膀。有一句古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被肪扯杂谡庵荒窕蛘哂悖让挥泻@裁挥刑旄?,已无法施展才能,也许它就是作者的化身,显示了八大进入清代后的悲剧身世。画中的鱼鸟,画的是半鱼半鸟的样子,依据是庄子“逍遥游”中的鱼鸟转化。上海博物馆收藏了八大山人另一幅《鱼鸟图》卷,左下角题跋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痹谧有哪恐?,鱼和鸟是没有分别的,可以转化的,《鱼鸟图》也可能表现了这位禅宗画僧不执着一物的顿悟。这是《鱼鸟图》的另一种解读。薛永年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花鸟画 传统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狗腔?、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