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文化走出去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为充分利用春节契机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中宣部、国新办日前启动2017年春节文化走出去工作,通过组织好春节对外文化活动,推动春节进一步成为“普天同庆”“全球共享”的世界性节日。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以“合”、“和”为主题的春节,是一个十分特别的节日。不管身在何处,春节回家团圆,已积淀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从古至今,我们已经习惯了享受春节文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愉悦,今天,我们不仅要自己享受春节文化,还要将春节文化推出去,让普天同庆春节,让全球共享春节,这不仅是全球化的一个趋势,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中,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吃饺子、吃元宵、吃年夜饭、看舞狮、跑火龙、祭祖、祭天等等,虽然方式多种多样,但都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阖家团圆”“和平和谐”“天人合一”,“合”与“和”是春节文化的精髓。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合”与“和”的思想也决定了中国人对待世界的态度和方式。传播春节文化,对于全世界认识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一扇窗户、一个平台。
中华民族有5000余年的文明史,5000年来,我们形成了深厚的中华文化。从传统节日看,不仅有春节,还有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主题和特点。清明节的主题是祭祖、扫墓和踏青,表达我们对已故亲人、先辈的思念;端午节的特色是吃粽子、赛龙舟,在追忆爱国诗人屈原中,彰显了热爱祖国、昂扬奋进的精神;中秋节的特色是赏月、祭月、吃月饼,表现了对亲人的思想、对团圆的向往,这个节日也是最能表现中国人浪漫主义情怀的节日。
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滋养了中华儿女的心灵,陶冶了中华儿女的情操,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应成为一种常态,因为,这既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又向世界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的独特的窗口。通过这扇文化窗口,世界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消除对中国的隔阂,加深对中国的友谊,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实现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和衷共济、和合共生。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春节 文化 中国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汕头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案 涉案固废达20万吨
纪念曼城恐袭一周年
巴基斯坦遭遇高温天气 造成至少65人死亡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完成第16次轮换交接
联合国官员呼吁国际社会拯救加沙地带医卫系统
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接受反腐败委员会问话
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