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汪晖漫谈阅读:读书与治学
拓展阅读的空间
学术家园:就我们现有的阅读空间而言,还有哪些领域有待加强?哪些空间需要打破?
汪晖:在今天,你想研究一个问题,只局限在一个领域之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你研究中国的学问,也需要了解外国的学问。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的阅读也好,思考也罢,我觉得常常在两个中心之间摆荡:一个中心是要崇洋,一个中心是尚传统,然而事实上,在这两者之间的很多领域里,我们都缺少兴趣,也缺少理解。比如我们对除了汉族之外其他各民族的语言、习俗等方面的了解非常匮乏。拿伊斯兰教研究来说,我们年青一代学者中,既懂阿拉伯语,又懂其他伊斯兰国家语言,并且能够研究当地宗教文化的,非常之少。再如,学术界对于非西方社会的了解也是匮乏的,对非洲、拉丁美洲,还有柬埔寨、越南、老挝、印尼等我们邻国的了解,都远远不如我们对发达国家的了解,这部分书籍翻译得很少,阅读得更少。我们总是在某些冲突或事件发生的时候,才发现我们了解得不够,而不了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知识的构造本身就是等级制的,以今天的视野,就是要破解这种等级,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去理解我们自己的社会和当代世界。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曾参与编辑过几套丛书,一套叫做另类视野丛书,是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翻译了不少关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民族和性别等方面研究的书籍;我也曾参与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猫头鹰文丛的编辑,类似像《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这样的书就是那套丛书的选题;我原来在主编《读书》杂志时,也发表了许多有关亚洲的文章,后来出版了读书文选《亚洲的病理》。这些书籍的出版是打开阅读范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我自己也比较重视这些问题。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倡导“一带一路”战略,然而我们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知识却有些匮乏,懂得中亚语言和宗教方面的学者不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碰到的最大的困难同样也是不了解当地的情况。我希望能够打破这样的思想空间、学术空间和知识视野,因为知识不是静态的,在社会迅猛的变化之下,对知识的要求是极高的,我们自己未来社会的面貌是和我们的阅读范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包括我自己,我确实觉得时间不够用,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举一个简单例子,我过去研究思想史,在研究到清代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西藏、回部地区(清代对新疆天山南路的通称),所以我在写《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时,阅读了一些相关历史文献。但是我觉得自己的知识并不够,需要大量地阅读。从2010年到现在,我几乎每一年都会去一次新疆,我发现新疆的历史如此错综复杂,也才逐渐意识到其实我对社会的很多领域都不了解。我带学生时,也有意让他们专门做这方面的论文,比如我有一个学生是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长大的汉族,我让她研究新文化运动在新疆的变化。因为我们在讲新文化运动、讲“五四”运动时,讲的只是北京、上海、南京这些地区所受到的影响,但是新文化运动在新疆或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不了解。论文开头时,这个学生觉得非常艰难,最终,这篇博士论文写了30多万字,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去年我又招收了一名维吾尔族学生,我希望她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一时期的新疆文学展开研究。坦白地说,这对我个人也是一个挑战,但是对于一个学者而言,专业总是存在的,但阅读是没有边界的。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汪晖 全国政协委员 阅读 读书 治学 世界读书日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