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嫦娥四号”月球车首亮相 年底奔月
“嫦娥四号”月球车首亮相 年底奔月
为我国继“玉兔号”后第二辆月球车,12月将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面向全球征名

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嫦娥四号月球车外观和设计。新京报记者 倪伟 摄


嫦娥四号着陆器(上图)和月球车(下图)外观设计构型。
新京报讯 时隔5年,中国继“玉兔号”之后的第二辆月球车今年12月将出征。昨天,中国新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在北京揭开面纱。目前,这辆月球车还没有名字。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昨天面向全球启动月球车征名,结果将于10月公布。
基本继承“玉兔号”状态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计划于今年12月实施,将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嫦娥四号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即月球车)组成,着陆器在月球背面着陆之后,将伸出舷梯,其携带的月球车从舷梯走到月表,开始巡视勘察。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昨天介绍,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总重量约140公斤,将是全球迄今重量最小的月球车。
嫦娥四号不论重量还是构造都与嫦娥三号类似,不同的是,由于嫦娥四号将着陆在人类探测器从未涉足的月球背面,这对月球车提出了新的要求。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介绍,嫦娥四号月球车基本继承了“玉兔号”的状态,但针对月球背面复杂的地形条件、中继通信新的需求和科学目标实际需要,作了适应性更改和有效载荷配置调整。
过去60年,人类发射了100多个月球探测器,包括65个月球着陆器,但仅有不载人的环绕月球轨道器和载人的阿波罗号飞船“看”到过月球背面。主要是由于从地球向月球背面发射通讯信号,会受到月球整体阻挡,地面通信和测控的难题阻挡了月球背面着陆计划。
目前得到的有关月球背面信息,都是通过遥感探测和照片获得的。正因此,关于月球背面存在着很多充满想象的猜测,出现在各种科幻小说和电影中。
寿命或将长于“玉兔号”
工作在月球表面,嫦娥四号将面临多种极端条件的考验。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虹湾成功着陆;12月15日,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顺利抵达月球表面。据吴伟仁介绍,地球环境曾对“玉兔号”造成影响,例如月夜极低气温导致“玉兔号”电缆发生了故障。
而基于“玉兔号”的任务经验,嫦娥四号针对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改进。吴伟仁说,嫦娥四号的月球车仅在电缆摩擦方面就做了上千次试验,同时也尽量减少电缆暴露在外的面积,减少电缆的故障风险。
吴伟仁透露,嫦娥三号着陆器和月球车设计寿命分别为1年和3个月,但最终月球车工作了2年9个月,着陆器目前仍在运行,工作5年状态依然很好。嫦娥四号月球车设计寿命也是3个月,但预计工作时间将比“玉兔号”更长。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嫦娥四号”月球车


黔张常铁路长湾澧水大桥成功合龙
空军航空兵某团组织跨昼夜飞行训练
阿尔及利亚总理向中国作家莫言颁发“国家杰出奖”
土耳其庆祝共和国成立95周年
巴克图口岸:军警兵民筑起“红色国门”
宇宙中的幽灵星云 既美妙又让人发怵
欧洲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