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收藏鉴宝头条收藏鉴宝头条
溯古融今说传拓
传拓与金石学研究
与传拓相伴而生的一门学问,就是“金石学”。宋代是金石学发展成一门“显学”的关键时期,而传拓术及印刷术的发展,则为金石文字的复制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更重要的是,一些重量级文化人热衷于古代金石器物的研究,出现了第一批有分量的金石学研究专著,这对宋代乃至后世的金石学发展,无疑成为奠基石的作用。如宋仁宗时的刘敞,曾刻印《先秦古器图碑》(已佚),对研究金石具有开创之功。其后吕大临撰《考古图》,在编列古器物书的体例方面多有建树,该书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古器物图录。其后又有《宣和博古图》《历代钟鼎彝器款式法帖》等铜器著录面世。而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撰写、李清照编订的《金石录》这两部金石学专著。

魏正始石经残片
欧阳修《集古录》凡一千卷,1063年成书。此书收录了上千件金石器物,是学术史上第一部研究金石考古学的专著。欧阳修为一代文坛盟主,他所收集的器物,上自周穆王,下至隋唐五代,内容极为广泛。加上他文笔上佳,行文潇洒,随得随录,不拘成法,故而其书很有可读性,在学界流布甚广。
赵明诚的《金石录》共三十卷,生前成书,后由其妻子李清照编次并撰写名文《金石录后序》,刊行于当时,流传于后世?!督鹗肌肥占鹗檀嵌Ь?,包括夏、商、周到隋、唐、五代的钟鼎彝器铭文款识,以及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并对刻辞逐件甄别考订,堪称是当时所见金石文字的总录。
除上述两部名著之外,北宋后期著名画家李公麟的《考古图》(又称《古器图》)也值得重视。李公麟以绘画名于世,但其对金石的渊博学识,也博得了世人的赞叹。有的学者就认为,宋代“士大夫知留意三代鼎彝之学,实始于伯时(即李公麟)”(翟耆年《籀史》)。李公麟善画,他对每件器物都图绘形状,并解释其制作、铸文、款字、义训及用途,再作前序和后赞,可谓图文并茂。他这种为古器物图绘形状的做法,已开后代颖拓(依照器物原形以毛笔勾绘出拓片效果的传拓技法)之先河。
此外,沈括的《梦溪笔谈》也涉及一些金石考古方面的内容。沈括是个科学家,故而眼光独到,不仅记录这些古物的形状和款识,而且进一步研究器物的制作方法和原理,譬如他以冶金学理论来解释古剑,用光学原理来解释古镜,用几何学原理来解释弩机上“望山”的用法,为传统金石学增添了宝贵的科学色彩。
宋代刻帖风气很盛,从皇家到民间都热衷于翻刻古代名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宋太宗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撰摹刻的《淳化阁帖》。“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宋代的刻帖之风,直接带动了传拓技艺提升档次。纸好墨佳拓得精,成为后代格外珍视的“宋拓本”的突出特色。在传拓技法上,也在前代风行的“擦拓”基础上,发明了“扑拓法”,即用拓包(亦称扑子)上下拍击纸面,聚点成面,由浅入深的传拓方法,可使传拓精度更高,墨色变化也更丰富,当然在操作中也更加便捷实用了。
就传拓文化而言,元代是个“小年”。唯有书画俱佳的赵孟頫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脉络,不惟在书画领域屹立于艺术巅峰,而且为传拓技艺留下了一些可圈可点的印记。
首先,赵孟頫的书法冠绝当世,受到朝野上下的推崇,他的墨迹被大量地刻石立碑,世人竞相传拓,视若珍品。这对延续和发扬传拓技艺,功莫大焉。传世的元代拓本中,有相当多都出自赵孟頫的手笔,如赵孟頫楷书《道德经》,是稀见的有明确纪年的元代拓本:在石刻的后面,清楚地写明为赵孟頫延祐三年所书,由顾信于延祐五年摹勒上石,姑苏吴世昌镌刻。拓本字口清晰,墨色纯厚,是不可多得的元代精拓,依稀可见宋拓本之神髓。赵孟頫的绘画也被时人拿去摹勒上石,供人传拓。
赵孟頫在传拓技法上也有特殊的贡献,据说他在四处寻访山野遗留的荒碑残碣时,首先使用了“蜡拓法”。所谓“蜡拓法”就是将墨与蜡融合,制成蜡饼,以便携带。遇到想拓的器物,只需以水洇湿,压出字口,俟其待干时以蜡饼擦拓。也有不经水洇,直接以蜡饼擦拓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野外作业,但所拓质量比较粗糙,难出精品。不过,用蜡介入传拓,却给后人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口,有人将精拓完成的作品也打上一层蜡,既可?;つ?,又可使拓片墨气沉着,光洁乌黑,泛出幽幽的光泽,极为漂亮。这种高端的传拓技艺正是从赵孟頫的蜡拓法衍生出来的。
明代是传统文化全面回归的一个阶段,传拓亦然。由于此时距离上古愈发遥远,故而文人们对前代的遗物更加珍惜,对前代所留拓本的研究和传藏也更加重视,还兴起对原拓复刻之风。其中最有创造性的,应是明代两位王爷对传拓的特殊建树。一位是益王,他遴选刻绘高手,将前代流传下来的五种《兰亭序》摹本,荟萃于一石,并以李公麟的名画《兰亭图》为蓝本,摹刻石上,让书法与绘画相映成趣。而在传拓技法上,《兰亭图》也有重大创新:将此前各臻佳妙的“乌金拓”和“蝉翼拓”参差使用,浓淡交错,明暗掩映,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这种传拓技法即是被后世赞誉有加的“镶拓法”。另一位王爷是肃王,他由内府借得宋代《淳化阁帖》原拓本,重新复刻,并以大名鼎鼎的金箔纸、李廷軙墨良工精拓,成为可与前代比肩的高端拓本,后人赞誉这一拓本:“纸如黄金,墨似蝉翼?!泵鞔勾亓诵矶嗪何毫拿怪?,因其传拓的范围广泛,技艺高超,纸墨精良,从而使明拓本成为高质量拓本的一个“品牌标志”,直到如今,我们新版的众多字帖,如《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张猛龙碑》等,都是以明拓本为祖本复印的。
编辑:杨岚
关键词:传拓 技艺 拓本 金石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