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全形拓,一种古朴而庄严的“黑科技”
有一个问题或许会困扰对金石学充满向往的“吃瓜群众” ——在摄影术尚不发达的清代、民国时期,像罗振玉、马衡这样的大家是怎么通过文物图像研究金石学的?那时候没有很多文物的留影,而“吨位巨大”的青铜器又难以招之即来……
答案或许是,他们的研究,得益于“全形拓”这门“黑科技” ——7月2日至17日,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金石永年——贾文忠全形拓”展在北京恭王府嘉乐堂举办。此次展览分为“贾文忠全形拓”“贾文忠金石传拓”“贾氏文物修复之家”三个板块,不但介绍了当代青铜器鉴定修复专家、金石全形拓技艺传承人贾文忠的技艺特色,还讲述了传拓技艺对金石学起到的重要贡献,阐释了传拓技法从平面拓到全形拓的技艺演变,更能为“群众们”解惑。

伯矩鬲(西周)
从秉烛赏鼎到立体传拓
2011年6月,国家文物局委托贾文忠为首都博物馆藏国宝级文物伯矩鬲制作全形拓片,作为礼品赠送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这是贾文忠的全形拓技艺和审美兼臻上乘的一次证明,亦让很多文博和金石考古业界人士注意到全形拓的重要价值。
“传拓”俗称拓片,若要对青铜器器形进行传拓,就必须采用全形拓的方法。全形拓是一种以墨拓作为主要手段,将古器物的立体形状复制表现在纸面上的特殊传拓技法,又名“立体拓”“器形拓”“图形拓” ?!昂诳萍肌钡牟厝挥懈龃担合啻寮吻炷昙?,苏州焦山寺有一尊青铜鼎,寺僧六舟和尚秉烛赏鼎,发现墙上映出鼎的影像。他灵机一动,把原器的尺寸量好画出轮廓,再以厚纸做漏子,用极薄六吉棉连纸扑墨拓,这样青铜器爱好者们不用登门也能见识鼎的形象。这种拓前需先用白芨水刷在器物上,再用湿棉花上纸,待纸干后,以绸包棉花拓印额形式,就是全形拓。它要求拓技者具备熟练的素描、绘画、裱拓、传拓等技法,把器物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上的一种特殊技艺。一时间,全形拓工艺成为潮流,无数文人墨客、金石学家都沉浸在全形拓的乐趣中,金石学家阮元还邀六舟和尚将家藏青铜器全部制成全形拓,而全形拓也为他们欣赏研究青铜器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材料。
光绪时期,金石收藏家陈介祺采用“分纸拓”法,将器身、器耳、器腹、器足等部位的纹饰、器铭分拓,然后撕掉多余白纸,按事先画好图稿之需,把拓完的各部分拓片拼粘在一起,由于所绘图稿准确,用墨浓淡适宜,使得全形拓技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全形拓技法最初不太讲究透视、阴阳,至民国时期,周希丁将西方素描引入全形拓中,给人以立体感,墨色更是考究,浓淡相间,所拓器物图像的立体感大为增强,当时人们追求的庙堂味和金石气在全形拓中都能感受到。
金石学发展到民国时到达顶峰,当时最有学问的人都在研究青铜器;同时,由于照相技术在当时还未普及,人们想窥见一件别人收藏的青铜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青铜器全形拓就满足了广大爱好者的需求?!把芯?、喜爱金石学的古人,通常采用拓片或者绘画的形式研究古物,而拓片的真实性和逼真度又胜绘画。 ”贾文忠说。
编辑:杨岚
关键词:全形拓 黑科技 文物留影 青铜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