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带着书画去旅行:乾隆南巡中的艺术生活
了解这些,再通过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行箧随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书画”特展中的相关书画,了解其巡幸游历的艺术生活,从中引申出一些关于乾隆的新话题,也不失为一次有趣的尝试。

图04/展出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此画虽为赝品,但被乾隆误当作真迹,在南巡中多次携带,并在画上题写题跋,几乎填满了所有空白。
私人定制游览图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对江南魂牵梦萦,主宰天下的帝王也概莫能外。相对于现在的孩子14岁就可能“周游列国”的幸福生活,乾隆十五年(1750),年已40岁的乾隆皇帝还从未亲访过江南。他对江南的所有印象与知识,皆构筑在相关图籍或他人的描述上。每当想到即将到来的江南之行,自然充满兴奋和期待。展览的第一单元即是“行前准备”,主要展品是清代董邦达(1699~1769)的《西湖十景图》卷。
董邦达是浙江富阳(位于现杭州西南部)人,自然对西湖风物十分熟悉,他善用枯笔皴擦,设色淡雅,笔墨松秀,乾隆非常喜好他的画,加之又正好姓董,所以认为是继承书画家董源、董其昌一脉正统,以“三董”并称。乾隆十五年,已经是内阁学士、吏部右侍郎的董邦达绘制了这件《西湖十景图》卷。当年二月,作为臣工在南巡前提供的“江南旅游资讯”,这幅画勾起了乾隆的游兴。
虽名为“十景”,画上却标出54个景点,将西湖可游处扩增5倍以上,犹如一张西湖的景点导游图,实为“招游”之作。乾隆认为此图笔墨精妙,出类拔萃,特在其上题诗,诗句最后有“明年春月驻翠华,亲印证之究所以”,流露出他对游览西湖的期待之情,打算于明年春天南巡时,印证实境与画境的异同。

图05/清董邦达《西湖十景图》(局部)
若在这些景点中找寻我们熟知的西湖十景,会发现有一处异常,就是“南屏晚钟”一景。这是有关净慈寺的景点,黄昏时寺中清越悠扬的钟声响入云霄,发人深省,故称“南屏晚钟”。但在画里却写成了“南屏晓钟”,这是偶然的错误吗?其实这处是有意改之,春天正是南巡的时机,而乾隆也只在白天游览名胜,所画景点也应该只是白天可以领略到的,所以把“晚钟”改为“晓钟”。这与张宗苍进献的《吴山十六景》图册,有关夜景的名称一律改为白天一样,因此这不愧是一件乾隆皇帝的私人定制游览图,画家在卖力地推销家乡的优美景点,天子的尊荣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收集美景的相关资讯,行前准备还包括出行的各方各面:按照清代制度,皇帝巡行,凡是经临之处,地方官员必须预先拟好行进路线,依照行程段落分段绘制,详细注明行程起止、驻跸(特指帝王、后妃出行暂住)行宫位置、州县沿革、史迹源流、山川名胜等内容,进呈御览认可后方能筹备。乾隆首次南巡共分18程,全程5800余里。特展中展出了第11程和第12程纪程图册,绘制了从扬州府江都县至镇江府金山行宫等处的地理形势。各册图文并茂,青绿设色淡雅朴素,构图简洁,每册可以说是一件小型地图。
编辑:杨岚
关键词:乾隆 南巡 书画 带着书画去旅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