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乾隆皇帝的收藏观:“赝鼎亦属古物”
乾隆内府的书画收藏因为鉴定失准,错判真假,受到当代学者诟病。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乾隆误以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为真迹而无用师卷为赝品的案例。2015年9月8日至11月8日,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典藏篇”第三单元“伪讹考辨”部分,也展出了不少《石渠宝笈》著录的伪讹之作。此单元展出的作品,大多皆是因为乾隆内府误判而进入著录。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实际上,乾隆内府不仅因误判被动收藏、著录了不少伪作,也因为乾隆的收藏标准宽泛而收藏、著录了很多伪仿的作品。
《石渠宝笈》初编在凡例中称:“是编所收皆古今名迹,虽或临本逼真亦概置之次等,题疑俱仍其旧,而真赝自别(如次等书有二王、褚柳,次等画有荆、关、董、巨)。”可以看出,乾隆内府是把临仿逼真的名迹伪本定为“次等”,并收录进入《石渠宝笈》初编。
“石渠宝笈特展·典藏篇”之“伪讹考辨”单元展出的唐李隆基(传)《楷书毛应知恤诏卷》与明代仇英(款)《兰亭修禊图卷》,皆是《石渠宝笈》初编著录而定为次等的作品。李隆基是历史上著名的唐代皇帝,仇英是明代吴门画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乾隆内府定这两件作品为次等,应该是已经意识到了这两件作品并非李隆基和仇英的真迹。
明代书画鉴赏家张丑指出:“鉴赏二义,本自不同。赏以定其高下,鉴以定其真伪,有分属也。当局者苟能于真笔中力排草率,独取神奇,此为真赏者也。又须于风尘内屏斥临模游杨名迹,此为真鉴者也?!鼻〉拇食颊湃赧啊白愿杭鹚枚勒妗薄G∈逼诘穆绞被哉嫖币卜滞夤刈?,专门写文披露造假的手段。历代收藏者一般都重视真而佳的作品,例如安岐在《墨缘汇观》中特别注出真而佳的作品。收藏家对真而不佳的作品也比较重视,而对伪作一般都排斥在著录之外。但偶尔也有例外,例如钱泳认为真妙为一等,妙而不真为二等,真而不妙为三等。但这样的例子较少(清钱泳《履园丛话》)。

唐李隆基(传)《楷书毛应佺知恤诏卷》局部
像唐李隆基(传)《楷书毛应佺知恤诏卷》与明代仇英(款)《兰亭修禊图卷》这些被定为次等的明代及其以前的书画,一般皆是被乾隆内府认定的古代伪作。那么乾隆内府为什么要收藏伪作呢?
乾隆在《无用师卷》上题:“其为赝鼎无疑,惟画格秀润可喜,亦如双钩下真迹一等,不妨并存”,并没有筛选掉这件伪仿之作。词臣则题“具仰睿赏之有真,而即此规仿精良者,亦登次等,道无弃材,义有差等”,称赞皇帝善于区分等级,保存了品质精良的临仿之作。乾隆题宋夏圭画《月令图册》:“余则因密之隶转,不能不疑圭画之亦赝矣。惟谛观其结构神韵亦非后世庸史所及,或明初高手追摹圭法为之,亦可存而不摈,若竟以为夏圭真迹则不可?!鼻∧诟詹亓思妇砻魅肆倌〉穆砗椭妒肌?,也常常称这些作品“当是好手临摹”“高手所摹”。显然,因为乾隆内府珍惜高手的成果,认为明代临摹作品有比较高的艺术水准,所以对以上这些摹本“存而不摈”。
乾隆内府重视假托大名头的元代之前的古书画。在款署为卢鸿的《草堂十志图》卷上,乾隆题:“此乃纸墨完好如常,谓为必出浩然之手,其然岂其然乎。因谛视其画法与李公麟山庄图绝相似,是卷纵或仿作,亦非公麟不能。夫龙眠真迹已不多见,即非真卢而得真李,亦不啻买王得羊矣。又何必复计其名之逸与否耶。”乾隆还题款署张僧繇的《二十八星宿图》云:“画家以僧繇比之书家逸少,唐得《稧帖》命褚遂良(木無)写,后世同为宝重,必斤斤然与真迹较量高下,几何不为东坡所谓论画以形似者耶!”可见,对唐宋时代的书画,乾隆并不计较其名头大小和对错,一概视为宝物。他在题宋人画《赵遹泸南平夷图》中云:“是卷旧署为宋徽宗书李嵩画合卷,今证其伪,改署宋人画《赵遹泸南平夷图》并题以句……但自元至今已阅五百余年,即赝鼎亦属古物?!泵魅繁硎径?00年以上“赝鼎”绘画的珍重。
《石渠宝笈》著录了大量佚名宋人和元人的书画,还有一部分明人佚名书画,显示了宫廷对“古”画、一般文物的关注。

明仇英(款)《兰亭修禊图卷》局部
此外,乾隆经常感慨“鉴定之难”。在《无用师卷》中感叹:“向之疑为两图者,实误甚矣。鉴别之难也?!鼻∩钪榛ㄖ?,重视伪作,“存而不摈”,也是为了防止真作被误判后流失或受损,从而更好地保存古物?!睹氐钪榱帧烦醣嗟姆怖得髁四诟榛?、品定的标准。从中也可以看出内府对拿不准真伪的作品的慎重态度。
在《大观册》册后右副页,董其昌跋云:“学书与学画不同,学书有古帖易于临仿,即不必宋唐石刻随世所传,形模差似。赵集贤云:昔人得古帖数行,专心学之,遂以名世,或有妙指灵心不在此论矣!画则不然,须要酝酿古法,落笔之顷,各有师承,略涉杜撰即成下劣,不入具品,况于能妙。乃断素残帧,珍等连城,殊不易致。元时顾阿瑛、曹云西、倪元镇,皆江以南收藏之家物聚所好,故黄子久、王叔明、陈仲美、马文璧辈盘礴风流,为一时之盛。近代沈石田去胜国百年,名迹犹富,观其所作卷轴,一树一石,尺寸前规。吴中自陆叔平后画道衰落,亦为好事家多收赝本,谬种流传,妄谓自开堂户。不知赵文敏所云:时流易趣,古意难复,速朽之技,何足盘旋?!保ā妒拧こ醣唷犯健ぶ遥┒洳衔欠袷詹?、观看绘画原作,直接影响了绘画的风气。这是一个典型的画家兼收藏家的立场。
高士奇在题项圣谟《仿五牛图》主要谈到的是原本。1718年,蒋廷锡临摹了项的摹本,除了赞赏项的临仿之作,也很遗憾云“更不知晋公真本当复何如耳”(《钦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石渠宝笈》),“盖其时未见韩真迹,故跋语中深致企慕之意”(乾隆跋语,《钦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石渠宝笈》)。蒋廷锡也以未见原作为憾?;婊髌返脑葱允切郎驼呤止刈⒌?。所以,一般的收藏、鉴赏家都比较重视原作,而不是仿作和摹本。

韩滉《五牛图卷》全卷局部
而乾隆内府把两卷《五牛图》的摹本和韩滉的原作并论,并一同放入春耦斋。内府对《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册的仿本也十分重视,这是为何呢?
乾隆内府在编著的《天禄琳琅》中,对品质精良的仿本、重复的刻本都一并收录?!短炻涣绽拧返姆怖娑ǎ骸八卧靼媸椋鞔悠浯?,每代各以经史子集为次。至明影宋钞,虽非剞劂之旧,然工整精确,亦犹昔人论法书,以唐临晋帖为贵,均从选入;同一书而两椠均工,同一刻而两印各妙者,俱从并收,以重在鉴藏,不嫌博采也?!鼻≡诠⒅谱鞯摹妒肌飞咸傅溃骸拔羧瞬厥椋瘫甘?,况兹图本不徒以文翰重乎?!倍哉庑┍磺∪衔哂型嫉涔τ玫淖髌罚热纭段迮M肌?,内府在收藏时借鉴了藏书的惯例,重视仿本的价值。
乾隆对书法的临、摹本也十分爱惜。乾隆称:“陆继善《兰亭》,政不妨与褚临真迹并入上品?!彼杂诠と怂髂”尽端忱纪ば颉芬哺枇撕芨叩钠兰郏骸肮衬?,古法也。昔人谓唐(木無)《稧帖》,下真迹一等。此册为元人陆继善钩本,喜其笔法生动,因命内府工人仿之。神采宛然,不爽毫发。昔褚河南、米南宫书法大家,故神妙独到,今以工人而臻此,可谓精其能者矣?!保ā肚斩氐钪榱质湃唷な拧罚?/p>
乾隆内府对图书的装潢采用了统一的样式,以区分等级。《天禄琳琅》在凡例中称:“其宋金版及影宋钞皆函以锦,元版以蓝色绨,明版以褐色绨,用示差等?!庇胍话慊婊煌∧诟浴妒肌芬膊捎昧送骋坏淖榜迅袷?。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命名学诗堂时,12幅中有10幅为手卷,乾隆把另外两幅册页皆改装为手卷“以从其类”。
乾隆时期,唐卡和玉器研究者也已经注意到,乾隆对作品功能的注意,有时候超过了对艺术价值的关注。罗文华在《龙袍与袈裟》一文中谈到乾隆对佛教造像的审美与思想,强调其注重实用性的一面,不太重视审美性。郭福祥也注意到乾隆收藏玉器时,不完全根据玉器的质量,也考虑玉器包含的纳谏的功用(郭福祥《宫廷与苏州:乾隆宫廷的苏州玉工》文)。乾隆内府的绘画收藏虽然重视审美趣味、艺术成就,也从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出发,考虑社会思想、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功用。因此,乾隆对人物故事、图像类绘画和经典法书,像对待图书一样进行系统的整理,并且重视仿本的价值。
也正是因为乾隆内府比较宽泛的收藏标准,对伪、仿之作存而不弃,当时误认为“下真迹一等”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仍旧留在内府,并得到了妥善保管。乾隆时期,清宫法书名画的收藏达到鼎盛,除了基于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乾隆的个人爱好,也与乾隆内府的收藏理念息息相关。
编辑:杨岚
关键词:乾隆 内府 收藏 乾隆皇帝的收藏观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