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动态书画动态
潘天寿的高风峻骨与文化自信


1962年潘天寿于黄山

1964年潘天寿在杭州华侨饭店作大画

1965年潘天寿在杭州景云村寓所止止室作画
【注】2017年5月,适逢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即将在北京隆重举行。该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共同承办。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座谈会”,以及“潘天寿与文化自信: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其中纪念大展将于5月2日下午2时在中国美术馆第1、3、7、8、9号展厅隆重亮相。展览将展出潘天寿先生120余件盛期作品,从“高风峻骨”、“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荡山花”、“守常达变”、“饮水生涯”六大板块,系统呈现潘天寿先生的艺术创作和画学成就,将潘先生的画作、画论、诗词编织为一体,来详述潘天寿先生在文化、艺术和教育诸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次活动将以潘天寿的画学思想和艺术实践,揭示“文化自信”在中国现代艺术史、文化史上的核心价值,彰显潘天寿的文化自信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
本次活动启幕之际,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向雅昌艺术网重点诠释了该活动的意义、重点以及个人看法。
雅昌艺术网:与二十年前的百年纪念相较,本次活动有何差异?
高士明:二十年前,潘天寿先生诞辰百年时也做过重要的纪念活动,但我们这次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我们不再是在二十世纪的现代美术语境中讨论潘先生的价值,而是企图在中国画史的千年谱系中思考潘先生的道路与价值。
第二,我们希望在一个世界艺术史的语境中思考潘先生的价值,而不只是在中国画内部。
第三,我们这次不只思考潘先生的艺术价值,同时还努力梳理他的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这次活动将研究、策展与展示深度结合,从潘天寿的艺术问题出发,将潘先生的画作、画论、诗词编织为一体,构成不同主题版块,力争由潘天寿的形与式,发显其道与统;在中国思想史与艺术史的千年脉络中,阐发潘先生思想旨归;在现代艺术的世界语境中,展示其艺术成就。
雅昌艺术网:本次纪念活动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高士明:这次纪念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做到三点:第一是呈现潘先生的艺术价值;第二是呈现潘先生的文化价值;第三是呈现潘先生的时代价值。
时代价值是指潘天寿先生的文化自信。今天大家都在谈文化自信,实际上早在上世纪30年代,潘先生的实践就非常清晰地标识出了一条道路:传统出新。它有两个意义:第一是要传统,从传统根性里深挖,从我们文明的源代码出发振作民族精神,振兴民族艺术;第二是要出新,也就是不要抱残守缺,要有新的东西出来。潘天寿最值得钦佩的是他直面现代性,并给出了中国艺术自我现代化的振兴方案。纵观20世纪中国艺术史,潘天寿对于中国艺术的文化自觉无疑是最为坚定、最为彻底的??梢运?,潘天寿是一位坚定的文化传承者。他说:“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之关系”。 二十世纪上半叶,适逢“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直面现代性的挑战,以中华翰骨振作民族精神,从传统正脉中重新鼓荡起中国画的堂堂士气、大丈夫气。这种“正大、至刚、至中、至正”的品质正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所提倡和迫切需求的。
文化价值在于潘天寿转变了中国画传统的文化视野。明代直至晚清,都讲究画分南北,但潘天寿这辈人遇到了外来文化的强势侵入。中国画的文化参照系由“南-北”之争转为“东西之辨”,他们这代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思考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关系和张力,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与方案,有西化派、有国粹派还有新儒家……。在艺术界也有许多不同方向的思考和实践,如林风眠在现代绘画的基础上提出“中西调和”,而潘天寿提出的是中西“拉开距离”,中国画保持自身的本质,坚持传统出新,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双峰挺立”。那个时候中国可谓积弱已久,充满各式西化论调,新文化运动中更有许多人要“革中国画的命”,这种情况下,潘天寿强调“拉开差距,两峰挺立”,体现出的是一种极强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潘天寿的艺术价值则体现在很多方面。潘天寿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创新者。他将山水造境之法融入全景花鸟画,又以生机勃勃的山花野卉结合入近景山水,创格而为气势撼人的宏章巨制,在千年画史中别开生面。他使中国画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尺度,赋予了中国画前所未有的纪念性、崇高感以及庙堂气。潘天寿的巨幅作品有着博大壮阔的格局,这种格局的背后是如履薄冰的经营,以及列兵布阵的运筹,当然还有庄子所说的“批大郤,导大窾”的魄力和能量。
潘先生除了画传统的梅兰竹菊、夏荷水仙之外,更钟情于画“深山绝壑中之山花野卉”。通过这些无名山谷里普普通通的山花野卉,潘天寿绘画中的精神气息得到升华——雁荡山谷中的几枝野草、数朵闲花,呈现出一种平凡却又生生不息的时代气象。潘天寿先生自雁荡得法,这次展览中有一个展厅专门分析他的“写生”之道。他从雁荡深山大壑的掩映中领悟到山水花卉参差设景之妙,从断崖寒流、怪岩丑树中攫取了用笔与造型的坚实方硬、铁骨铮铮。雁荡山之于他不仅是绘画的题材,更具有方法论甚至世界观的意义。在他的笔下,雁荡山中的角角落落,呈现为一个无比精彩丰富的世界。断涧寒流剪裁巧妙,山花幽草烂漫缤纷,画面中所有事物都以沉着霸悍之笔出之,聚合而为一种勃勃生机,一种盛大繁茂的葳蕤气象?!翱丈轿奕?,水流花开”,花鸟树石在画面上都是不同乐器演绎出的不同声部,一切纷呈万象皆笔笔分明、精确无比,如同一部恢宏华美的交响乐章,焕发出一种堪与造化之功抗衡的意志与力量。
另外,他的绘画非常奇崛强硬,中国画家大都求圆、尚柔,他求方硬,于放笔直写中得响亮雄奇。我个人感觉,他从南宋山水画特别是李唐身上得法,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画面上得到印证。他用笔倡导“一味霸悍”,他说:“石涛好野战,予亦好野战。野战霸悍,观者无奈霸悍”,而“野战,须以霸悍之笔出之”。
这种纲举目张的“霸悍美学”,一反宋以降文人审美中强调的中正平和、文质彬彬或者妍美、冲淡。此霸悍虽别开生面,却自有其画学根基,潘天寿说:“用笔须强其骨力气势,而能沉着酣畅,劲健雄浑”。他作画以中锋立骨,偏锋取态,于力中行气,如挽强弓,如举九鼎,落笔有刚正之骨,浩然之气,苍古高华之境?!?/p>
编辑:杨岚
关键词:潘天寿 文化自信 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


山东:春雨润花
当中国京剧遇上意大利歌剧
科威特称将加强与美国在安理会合作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菲律宾一贫民区发生火灾
英国正式向欧盟提出推迟“脱欧”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