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正气、正学与正道 潘天寿学派的核心思想

松石图轴(国画) 潘天寿
潘天寿先生是20世纪公认的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半个世纪前离世的文化巨人。去年原文化部曾以“潘天寿与民族文化自信”为主题,举行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大型系列纪念活动,今年学术界再次研讨他的巨大贡献,首次提出了“潘天寿学派”的概念。通过学习和整理他的学理,包括哲学理念、美学思想、教育思想、艺术创作成果以及他与同道、弟子的学术传承,我们越来越感到那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用画派、艺术流派都不能确切地表述他和他的同道以及弟子的学术贡献,只有用学派才能进行概述。那么何为贯穿潘天寿一生之核心思想呢?经再三思考,我认为可以用一个“正”字来概述,继而冠之以“正学”,加以研究。用一个“正”字最能概括潘先生一生的言行和学说,无论做人、从艺、从教。而这个潘天寿学派的核心思想也应该就是“正学”。
潘先生说:“有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蕴蓄于胸中,为学必尽其极,为事必得其全,旁及艺事,不求工而自能登峰造极?!币帐踔蟆⒏?、中、正可谓是一种高境界,艺术家首先应该是堂堂正正的君子,称得上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艺事才能登峰造极。这是从大的方面说做人必须正。
潘先生说:“中国画要讲诗情画意,讲境界、格调,要表现高尚的情操。这也就是思想性。”追求立意之高,境界之高,故云:“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闭馐撬荡右毡匦虢簿辰?、格调、情操,必须正。
潘先生提出“世界的绘画可分为东西两大统系”,即“两大高峰说”,在西画强势压抑中国画的背景下,依然把诗性中国画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中之文”置于尊位,强调诗书画印,并筚路蓝缕开创中国画系,热望他的学生弟子代代传承。
潘先生求真务实,从事书画事业,坚持民族特色,为之增高加阔,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主张以“振兴民族艺术以振兴民族精神”,这是对民族艺术一腔热情,对爱国主义的一腔热血,充满正气。
潘天寿一生正大光明,身体力行,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致良知”的启迪,受到王阳明心学的蒙养。他反复强调:“艺术品为作者全人格之反映。无特殊之天才,高尚之品格,深湛之学问,广远之见闻,刻苦之经验,决难得有不凡之贡献。故画人满街走,而特殊作者,百数十年中,每仅几人而已?!薄啊兑住吩唬骸煨薪。右宰郧坎幌??!亲鋈酥溃嗍侵窝ё骰?。”“画格,即人格之投影。故《传》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闭庑┳志涠忌烈隽萑谎舾照?。
潘天寿说自己是读“老书”的人,自幼在私塾打下国学基础,读四书五经,读千家诗、唐诗,读《古文观止》,整整七年的私塾,少年潘天寿就是在高悬“率真处世”进士金匾的教室里所度过,率真处世,容不得半点虚假,便是一个正字。他求学的宁海正学学堂也以方孝孺的号“正学”为校名。深入骨髓的就是为学之正。
青年潘天寿考入浙江第一师范,校长经亨颐制定的校训是:“勤、慎、诚、恕”,儒家人格教育更加深了他的涵养。另一位深受潘天寿尊敬的留学归国的老师李叔同皈依佛教,潘天寿震惊之后,在国学基础之外开始参以佛学、道学,还增加了许多西学知识深入研究。故美术界有言:“潘老有魏晋名士风度,潘老出家肯定会是一位高僧。”自然不奇怪。道、释两家在中国与儒家就共存几千年。道学遵循自然规律,主张“无为无不为”,倡导“归真返朴,复归自然”??赐溉松?,心境就会豁达。庄子齐生死,临终反对弟子为自己厚葬,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葬品)。吾葬具岂不备邪?”整个宇宙皆为陪葬物,岂不宏伟之至。其妻子病故,他击缶弦歌,无丝毫悲哀。
潘天寿何尝不是如此,潘师母小中风被送进医院,他去医院,以《庄子》中“齐生死”的故事劝解,人之生死如四季循环,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以死生循环规律劝导病人,别出心裁,大智若愚。其实,正是庄子出世的境界将潘天寿的艺术推到了一个高境界。
早年潘天寿见李叔同先生出家也想跟着出家,后被劝阻。然而他对佛学从未放弃研究,著有《佛教与中国绘画》等论文。且与佛门法师关系甚好,1936年为杭州净寺敬书的对联:“塔飞山坐一样空华,今逢末世万年初如是道场,愿尔众生圆觉;珠照灯传三轮真谛,顿悟现前四大假傥求法相,莫忘当境庄严?!敝两窕垢吒呖套诟盟略捍蟮钗髁⒚?米多高的石柱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温州乐清雁荡山灵岩寺显道法师关系甚密,书信、诗词往来,又以书画相赠?!斗孟缘郎先擞诹檠夜潘隆肺寰氖字模骸懊酱焊觯谋诼一?。应有重来约,听师讲二华?!贝酥芯屯嘎冻雠讼壬苑鸾叹洹痘暇贰斗ɑ返木粗丶靶巳?。
佛学、道学都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整体看人生天地?!杜颂焓偬敢章肌反Υι烈龃死喙饷?,同时用得很灵活。大到人生天地,小到作画写字均是如此。
潘先生以中国画名世,他的作品沉雄阔大,奇崛高古,尤善巨帧大画,格局大,气势雄,构图极为大气,用笔果敢肯定,业内无人不服。他是20世纪中国画大写意的旗手,绘画风格强烈。指墨画是一个小门类小画种,但他却能使其走上艺术大堂而别具一格,展现出他那种生涩古拙的美,达到蔚为壮观的崇高境界。何其不是正格。
潘先生在处理人品与画品、常与变、形与神的关系,处处体现出一个正字。他一再表明:“我认为‘笔正则画正’ ‘心正则画正’,人品不高,落墨无法。人格方正,画品亦高;人品不高,画品也低档。后世千百万年来,人们所要学习和追求的,是人品高和画品高的艺术。文学、艺术是艺术家的整个人格、思想、感情的反映,艺术家思想正、志向大、胸襟宽、眼光远、修养高,他的艺术作品,一定是高的,他的艺术成就,一定是大的。”潘先生的见解与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所云“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是完全一致的。
潘先生用笔、用墨、用色,以及画中开合、疏密、虚实的布局,奇正之变,平衡与不平衡,以及四边四角,造险破险,皆取法乎上。又主张诗、书、画、印四全的要求,学习计划中读书、写字、画画都有适当比例,从艺办学无不出自一个正字。
他从事教学如此,在不受重用被排挤,不能上讲台的岁月里,他与吴茀之等老教授只能为学院征集收购古字画,作为日后教学范本,依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潘天寿这种文化精神通过他大量的书画创作、著作和近半个世纪的传道授业,他和他的同道吴茀之、诸闻韵诸乐三兄弟、朱屺瞻、陆维钊、沙孟海、顾坤伯、陆抑非、陆俨少、余任天等等无不都是老一辈学者,由他们带头一个庞大的群体渐渐形成,如今我们冠之以潘天寿学派,倡导正学,合乎中国国学之正,中国画之雅正、纯正,并予传承和发扬自然非常必要。
学派不是靠打造的,潘天寿学派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潘先生活着的时候就说:“中国人从事中画,如一意摹拟古人,无丝毫推陈出新,足以光宗耀祖者,是一笨子孙。中国人从事西画,如一意摹拟西人,无点滴之自己特点为民族增光彩者,是一洋奴隶。两者虽情形不同,而流弊则一?!迸颂焓傺删褪且慌蛔霰孔铀铮蛔餮笈サ暮蠹陶叩募?。当前学术界艺术界物欲横流,精神失落,用潘天寿的“正学”予以抵制,无疑是最好的一种利器,也可以说提倡“正学”是潘天寿学派群体自律的一种呼唤。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编辑:杨岚
关键词:潘天寿 正学派 潘天寿学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