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传统节日如何对接现代中国
岁末年初,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总会成为热点。就拿前不久的圣诞节来说,串满彩灯的圣诞树,红白搭配的圣诞装,缤纷多彩的“圣诞购”……各地活动,火热异常?!把蠼凇钡氖⑿?既带来新鲜,也引人反思: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何味道渐失?传统节日如何萌发新芽?本期微议录,带来几位微友的思考。
——编 者
让节日回归本义
节日意味着什么?有人回答,洋节就是“买买买”,传统节日就是“吃吃吃”。这样的答案,或多或少代表着一部分人对节日的刻板印象:消费和“舌尖”的盛宴。
其实,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内涵。把过节理解为买和吃,无疑是对节日的一种粗暴解读。君不见,中秋月圆,我们会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期盼;重阳登高,我们会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牵挂;农历新年,又有多少人会汇入春运大军,“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节日,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
而今,世界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与其纠结于中西节日孰优孰劣,不如让节日回归本来意义,发掘节日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我们对节日的庆祝和纪念,不应停留在浅层次的形式上,更不能任凭商业冲动泛滥,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因素和时代内涵上。毕竟,把节过好也是一种文化。
——@陈星东
守住传统的仪式感
在老家,过春节吃团圆饭前,老人总会焚香点灯进行祭祖。祭祖的过程颇具仪式感:八仙桌必须摆在堂屋中央,桌上必须凉菜、热菜备齐,碗中盛饭少许,单只筷子摆在碗上,此时此刻,大人小孩都不得大声喧哗。一小会儿过后,放下筷子,敬送茶水,祭祖才算正式完成。
在快节奏的生活面前,传统节日的这种仪式,确实显得繁琐,但它代表着一种敬畏,一种寄托。真正参与其中,便会知道,很多节日除了吃喝玩乐,还有更深刻的内涵?;蛐?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便捷、迅速、简单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但不管怎样,生活总是需要有一个“路标”,我们总需要在前行路上停一停,沉淀、沉思。节日中的那些仪式,正是生活中的一个个“路标”,给人指引方向。
说到底,仪式中的那些价值与意义,终会在时间中得以沉淀,成为助推我们继续前进的力量。相反,少了那份厚重,节日的花样再多,也终归只会以“轻浮”收场。
——@张贵礼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小时候在乡村过年,一入腊月,年味就日浓一日地弥漫开来,大人们开始置办年货,男孩子们玩着赢取鞭炮的游戏,女孩子们则等着谁家宰公鸡时拔下羽毛做毽子……
如今,无论是生活地点,还是生活习惯,都发生了不小变化。相比于乡村,都市的生活,节奏快速、个性突出、需求多样,“有节过节,没节造节”,传统的庆祝方式和节日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的文化需求。许多“洋节”恰恰在这方面填补了空白。因此,与其说是传统节日的味道在变淡,不如说是其文化内涵没有跟上时代的文化需求。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诞生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曾以独特的方式满足了我们的需求,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更新变化,传统也应跟上时代步伐,文化内涵也应不断创新,如此才能不断满足人们的新需求。这或许是“洋节”盛行值得深入反思之处。
——@何冠军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节日 传统节日 文化 中国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汕头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案 涉案固废达20万吨
纪念曼城恐袭一周年
巴基斯坦遭遇高温天气 造成至少65人死亡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完成第16次轮换交接
联合国官员呼吁国际社会拯救加沙地带医卫系统
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接受反腐败委员会问话
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