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冬至做什么,怎么过?
冬至日下周即到,上海市民普遍按传统准备去祭扫先人,政府也落实市民祭扫墓园交通出行安排??墒窃诙琳飧雠├钪匾慕谄?其究竟包含什么样的意义,为什么要祭祖拜先吃馄饨汤团,民间的“冬至馄饨夏至面”说法,古诗句“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的出处在那里,传统冬至节气中的文化记忆又有多少?恐怕很难有人能诠释清楚。
冬至作为我国一个非常重要,24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农历节庆,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历史上的冬至,曾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热闹节日,古代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即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节令,也是冬季来临和规划来年的标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气的冬至,现在应该怎么过?我认为既要祭扫先人,缅怀先辈,也要珍惜当下,团聚亲人,启动冬令健康进补计划、准备个人和家庭的冬季安排,还要赋予冬至节气更现代的文化传承意义,组织专门的文娱活动,和市民传统文化习俗、传承至今的生活习惯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过的更加有新意和现代意义。
几千年的中国农耕文明史证明,中国农历24个节气,蕴含丰富多样的历史传说、农历内涵、节令食文化和许多科学道理,弘扬中国农耕文化的杰出贡献,传统农历节气中包含的智慧和非遗财富,也是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任务,但是现今不仅是冬至,24个农历节气已日渐式微,从名称到作用,从传承到如何度过,已逐渐淡出人们记忆和日常生活,不仅青少年不知道农历节气,不会背诵各个节气的名称,蕴含其中的道理和由来都全然不清楚,也鲜有人去探究钻研和有效传承。孰不知,各节气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在文化繁荣发展的当下,仍要大力宣传、努力倡导,延续光大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财富。
从冬至节气延伸出去,农历节气在几千年农耕文化传承中,积淀了丰富内涵和生动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气的文化内涵和活动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民俗文化特征。我国古代节日源于季节气候,在农耕文化中的节日,是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24个节气的排定,以严格的天文学计算为基础,这些节气时令构成民俗节日丰富的内涵,指导着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几千年以来,一直都保持着指引农业生产节奏与大自然季节气象的节律。
借助我国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好契机,在冬至到来之际,结合文化演艺、新闻传播、非遗保护、市民文化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传播和竞赛,挖掘其中的深厚内涵,一定可以更大层面的来普及农历节气的知识,发扬光大农历节气的文化遗存,更好保存农历节气的宝贵内容。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节气 冬至 文化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