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老九门》暴露国产周播剧瓶颈

艾琳和夏洛克的对手戏总是火花四溅。

都敏俊(左)救下和宜花长得一模一样的小千颂伊。

阿多(右)是布兰忠实的仆人。
【一家之言】
尽管各大卫视推出了不少周播剧剧场,但是品质良莠不齐,出彩的少,并没有形成精品栏目和品牌效应,计划中所期待的分众化周播剧场似乎未成气候。其中的原因除了电视剧本身,当然也包括宣传运营的思路还没有转换到位。因此,不仅仅是《老九门》本身的问题,从国内市场的总体环境来看,真正的周播剧黄金时代恐怕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A 剧情拖沓是主要问题
电视剧《老九门》依靠着知名小说改编的背景和强大的演员阵容,自选角开始话题度一直居高不下,而开播以来,收视率也长居收视排行榜前列。尽管《老九门》从制作水准上尚属精良,不少观众把它纳入了“业界良心”的范畴,但作为新一轮卫视周播剧大战的重磅选手,该剧在这一场角逐中的表现不容乐观。
《老九门》一直被诟病的问题就在于剧情拖沓。总长48集的电视剧,直到第18集开始正式下墓,到了第22集,终于突破重重阻力来到那扇“神秘的大门”之前,大门背后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又要等到新的一周才能揭晓。剧方曾经解释说,本剧是拥有宏大设定的传奇故事,因而先前的铺开的确需要耗费一番工夫。但这种说法并不能够掩盖本剧叙事功力欠佳的硬伤。本剧喜好插叙,经常在剧情进展中忽然插入一段人物轶事,或是回顾一段人物关系的情节,叙事混乱松散,尤其在双线情节上互相妨碍叙事节奏。
例如近期几集,关于齐铁嘴的往事用来表现他“神算子”的形象,大可以在该人物头几集出场时就带过,而不是到了剧情过半,突然在其他人的对话中出现并且占用了小半集的篇幅。这样的插叙并没有服务于故事的推进,反而与主线脱离,打断了本剧追求的紧张和悬疑感。
类似的问题还包括大量繁琐的对话和不必要的重复情节。最“出名”的莫过于第4集张启山下矿时,齐铁嘴和带路老人在总共10分钟内分别说了至少7次“别再往里走了”,张启山再分别严词拒绝他们的劝阻。最后,这一段“了无收获”的下矿用了整整3集才说完。作为一部以悬疑和冒险为卖点的周播剧,竟然惹得观众如此倦怠。
B 国产周播剧收视起伏明显
反观其他卫视的周播剧场,情况更糟。玛丽苏大剧《幻城》刚播出第一周,“浮夸做作”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收视率便急速下滑?!毒胖萏炜粘恰钒岵灰?,但是在众多社交媒体公众号的轮番攻击下,士气大跌?!缎缟倥?》拥有池昌旭和吴磊两大“小鲜肉”坐镇,粉丝买账自然不会少,但剧情和演技的两大硬伤,使其溅起的水花非常有限。
国内电视剧市场的周播剧浪潮可以追溯到2011年。湖南卫视推出周播剧《被遗弃的秘密》,可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无奈收视率持续低下,没播完就仓促撤下。直到2012年,另一部周播剧《轩辕剑之天之痕》的高关注度和收视率,才算取得了周播剧场的首次成功。但其后播出剧目,收视率起伏明显,除了制作质量的错落参差,周播这一形式也是挑战。
随后,一剧两星等相关政策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主流趋势的形成,观众也逐渐开始接受动辄四、五十集的国剧塞进每周4集的卫视剧场之中。虽然说周播剧也出过类似《古剑奇谭》、《花千骨》、《他来了,请闭眼》这样的年度热门剧,但是相比诸如韩美这样成熟的电视剧市场,国剧周播剧的春天可能依旧需要等待。
C 剧本创作没有对接周播模式
比较成熟的韩剧周播市场而言,国内周播剧的剧本创作并没有对接周播的模式。像《老九门》这样剧情拖沓就是一类,为了追求期待感和观众黏性,反而在收看情感上起到了反效果,对整部剧的口碑大打折扣。而像美剧、韩剧中不少成熟的剧本,这一周的容量内,一方面能很好地铺开上一周剧情或者预告中留下的“包袱”,又能把观众吊起的胃口满足,同时紧接着为下一周期的剧情做好铺垫,不会将一个期待点拖延过长的时间。另外,像韩剧中一些题材偏向都市、爱情等剧集,非常善于调动观众的情绪,时而“虐心”,时而“发糖”。
当然像近期热播的《任意依恋》每一集都是男女主角相爱又受阻的同质化剧情就是一个反面教材,观众逐渐发现每一周的剧情都是可以被预测的,自己期待的情感路线或者情节发展都没有得到落实,因而失去了观看期待??杉?,企图“一招鲜”的电视剧在周播的环境下并不管用。另外,国剧一般都在四十集左右,一些卫视偏好的传奇类大戏通常使用宏大叙事,在没有续集的条件下,只能将剧集不断延长,这一点从本质来说就是与周播剧的形态相冲突的。
另一个方面,过去周播剧本身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边播边拍——虽然现在为了适应中国审片制度的需要,许多引进的韩剧例如《太阳的后裔》也是拍完再播。边拍边播的优势在于,制作方可以时时接收到观众对于剧集的评价,有时剧方还会在采访中故意抛出一些引导性的话语,来观察观众的反应和情绪,这对于剧情的走向、演员的更换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根据当下媒体热点,剧集中也会安排一些迎合时下观众趣味的小惊喜,来带动剧集的讨论度。但是国内周播剧大多都是事先拍完,加上许多古装剧、神话剧需要大量外景拍摄和特效制作,边播边拍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如此一来自然会加大收视扑街的概率。
《旋风少女》是国内少有的边播边拍剧,虽然场景简单剧情单薄,整体偏向低龄化,但是四角恋的剧情和多位风格不一的“小鲜肉”坐镇,关于女主角情归何处的讨论也使得该剧的话题度不断升温,第一季的最后也留下了不小的悬念。然而在拍摄第二季的时候,男女主角的演员大换血,制作方在衔接上过于敷衍,使得前后从演员到剧情都有较大的出入。加之前后两剧间隔一年之久,局方宣传颇不到位,还爆出关于演出合约的丑闻,错失了打造系列剧的机会。
D 过分依赖IP明星效应
由于国内周播剧尚且处于发展过程中,因而选著名小说或者国民游戏左右翻拍剧本这样的双保险,会降低不少风险。因为先天拥有大规模的粉丝群体,使得在播出起步时拥有很高的起点,加上投资巨大的制作规模,这些是其他国家大多电视剧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不论这部剧的口碑如何,参与其中的明星的话题度一定不会减少,电视剧所捧红的明星也不在少数。但是,过分依赖IP和明星效应的反比效应就是对于编剧作用的轻视。在国内,像宋载正这样为人所熟悉的金牌编剧为数不多,而想要依靠明星,带动编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也许只有当周播剧脱离翻拍和改编,同样有自信依靠独立剧本被关注和好评,这样才能拥有长期发展的潜力。
尽管各大卫视推出了不少周播剧剧场,但是品质良莠不齐,出彩的少,并没有形成精品栏目和品牌效应,计划中所期待的分众化周播剧场似乎未成气候。其中的原因除了电视剧本身,当然也包括宣传运营的思路还没有转换到位。因此,不仅仅是《老九门》本身的问题,从国内市场的总体环境来看,真正的周播剧黄金时代恐怕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豆包(剧评人)
【举例子】
周播剧怎么埋伏笔?
典范
1
《神探夏洛克》(英国)
作为经典侦探小说改编的超级大IP,《神探夏洛克》有着英剧一贯的严谨逻辑和滴水不漏的“深挖坑”式剧情,不仅每一季的结束都是一个巨大的悬念,甚至每一集的结束都会为下一集的开始“埋雷”、留下线索。
第二季的第一集,夏洛克的哥哥和华生都以为艾琳艾德勒已经死了,但镜头一转,在恐怖分子的基地,夏洛克却乔装成刽子手救了她。夏洛克如何得知艾琳身处危险?又是怎么混进恐怖分子中?这些疑问让观众不由得期待能在接下来的剧情中得到解释。而最后夏洛克那两个音调变化(代表不同寓意)的"the woman"(那个特别的女人),也引发观众对夏洛克感情发展的揣测。
典范
2
《来自星星的你》(韩国)
《来自星星的你》作为一部偶像剧,却能将“伏笔”的套路用得炉火纯青,基本每集结束所卡的剧情,都会让观众欲罢不能地好奇下一集的“真相”。
第一集就给了一个巨大的伏笔,那就是:千颂伊小时候和都敏俊400年前遇到的小女孩宜花长得一模一样,这让都敏俊十分疑惑。虽然这件事最后也没能讲明白,但不妨碍观众在第一集就开始好奇。
典范3
《权力的游戏》(美国)
《权力的游戏》每一集基本都有伏笔——有些是下一集就有答案,有些甚至要过几季才能知晓——而你甚至意识不到这是一个伏笔。不少观众觉得第六季最催泪的一幕就是“阿多之死”,而随着他的死亡,编剧埋下的20多年伏笔也终于被解开:阿多之所以叫阿多,是因为他只会说一句“Hodor”。当秘密令人心碎地解开,这个埋藏很深的梗成为剧迷最大的哭点:阿多的一生,原来就是为了实现“守门”(hold the door)的终极使命,用身体将异鬼挡在了门外。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老九门》 国产 周播剧瓶颈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