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迎接新世纪迎接新世纪
一位红军老战士的长征记忆
李家族长知道后,派来几个人,要抓乙香回去。舅舅和朋友们凑了40多块银元,结束了她和李家的婚姻关系。
1933年10月,许世友率领红九军打到营山,解放了乙香的家乡,成立了营山县苏维埃政府,乙香在其中担任内务委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时起,代表过去的“乙香”不见了,“王定国”这个名字伴随了她的一生。
由于四川军阀杨森的反扑,为了保卫年轻的苏维埃,支援红军作战,成立了400多人的营山县妇女独立营,王定国任营长。她带领妇女营的同志们手持梭镖大刀,和男同志一起冲入敌人阵地,杀顽敌,抓俘虏,英姿飒爽。
1934年初,党派王定国到巴中苏维埃学校学习,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纸和笔,王定国和同学们就相互在别人的背上学写字;而且,全凭记忆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当时苏维埃颁布的《劳动法》《土地法》就是他们的教程。虽然学习时间不到3个月,但之前不识字的王定国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字,如“人”“风”等字。
在苏维埃学校学习时,王定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工作队,奔赴红江县。在这儿,她结识了著名的红军女将领张琴秋,“那时她很年轻,皮带上别着一把小枪?!闭徘偾锸侵泄膊车谝淮吃?,留学莫斯科5年回国后,先后成为红军中唯一的方面军女政治部主任、唯一的女师长,新中国成立后又是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王定国把张琴秋称为“没有授衔的将军”。
在张琴秋的领导下,王定国与同志们一起向贫苦农民做宣传工作,扩大红军,平分土地,组织农民给前方作战的红军送粮米、做军鞋,还拿起武器勇敢作战,保卫革命政权。
强渡嘉陵江
1935年3月,为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面军于塔山湾主渡口打响了强渡嘉陵江的战役,几万名红军分批乘船开始渡江。当时,王定国就在其中的一条船上。在国民党部队的层层拦截和48架敌机的狂轰滥炸下,当时只有24岁的保卫局连长王定国眼看着身边的很多战士还没有战斗就已经牺牲在江中。
如今,王定国一想起那时的场景,头脑里就会响起飞机的轰隆隆声———飞机来了,红军战士就地卧倒;飞机飞走了,红军战士继续前进。飞机上扔下无数炸弹,无处藏身的红军战士倒在血泊中。在老人眼前,那些残酷的镜头似乎如同昨天一样鲜活滴血。
红四方面军强渡成功后,迅速摧毁了国民党200余里的钢铁防线,吸引了几十万的国民党部队,为中央红军的胜利北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嘉陵江战役是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的第一场战役,也是他们在整个长征过程中经历的最大、最艰苦的一场战役。所以至今王定国对这场战役仍然记忆犹新。
强渡嘉陵江后,王定国没有想到,接连不断的危险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比敌人的枪炮更可怕的是饥饿。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沿途老百姓都离家逃跑,将能吃的东西都藏了起来。走在前面的部队把沿途能吃的都吃了,后面的部队就没法找到能吃的东西了。很多红军战士饿死在路上,饥饿也使王定国骨瘦如柴,当时她的体重还不到50斤,随时可能倒下。
虽然这些危险和苦难让王定国记了一辈子,但是,几十年过去后,王定国却更乐意向人们讲述长征中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对此,她有一个看法,“如果说我要告诉人家这个事情非常非常难,是要付出生命代价,是要什么的,把这个事情说得很难,可能人家以后就不敢再去做这种事情了?!苯裉?,王定国以轻松的口吻讲述着过去的经历,其中有血雨腥风,也有阳光雨露,一如她在回忆录《后乐先忧斯世事》中平静、安详但又饱含热忱情感的笔调。
编辑:曾珂
关键词:红军老战士 红军老战士的长征记忆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