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那些著名大学的校训?(一)
严修(左)和张伯苓(右)
南开大学校训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1934年,当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学校创办30周年校庆纪念会上,宣布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作为南开校训的时候,心中一定有着无尽的感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完全靠自筹款项建立起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寄托着创办者多么炽热的济世情怀。
身高1.83米的张伯苓,外表更像一介武夫。事实上,他也确实是从北洋水师兵舰上走下来的伟大教育家。1889年,“以身许国”的张伯苓考入北洋水师学堂时,压根儿没想到一场甲午海战竟让声名赫赫的北洋海军损失殆尽。在其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张伯苓又目睹了威海卫“一日三易帜”的丧权辱国之场面,锥心于国之不昌,乃决意创办新教育。
南开初创,被张伯苓称作“校父”的严修即提出了“尚公”“尚能”的主张,并在办学过程中一直践行“公能”二义。后来张伯苓化《诗经·鲁颂》中“允文允武”为“允公允能”,自《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炼出“日新月异”,组合而成南开校训。
为士林景仰的张伯苓并非鸿学大儒,翻检《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会发现,所辑篇什多为不同场合的讲演词,而每次演讲都不脱“公能”二义。他大概不会想到,他操着一口纯正的天津话所阐述的办学理念,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南开大学近百年的发展路途,烛照着一代又一代南开人的成长。
“公能”校训作为一种办学理念,既是对于教育本质的探幽发微,也是对教育方法的领悟与把握。南开办新教育,学洋但不崇洋。1928年春,张伯苓主持制定的《南开大学发展方案》中明确提出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目标的“土货化”办学方针。他说:“吾人所谓‘土货化’,即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被毓诵J?,可以说,正是“土货化”改革,才使南开大学初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成为与国立北大、清华并称的高等学府。
也正是“公能”校训赋予南开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才有了南开园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后,那句铿锵有力的名句:“敌人所能毁者,南开之物质;敌人所不能毁者,南开之精神!”才有了南开与北大、清华辗转南迁,共组“西南联大”,弦歌不辍、英才辈出,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赢得了“学府北辰”的无上荣光。经过岁月的浸润与磨砺,“公能”校训已成为南开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正如喻传鉴先生所言:“‘公能’二字为全校精神之所寄:先生之所施教,本此二字;学生之所努力,也本此二字。”文/陈建强
(本版文章选自《大学之魂———中国大学校训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文章刊用时有删节。)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著名大学 校训 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 南开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