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那些著名大学的校训?(一)
陈垣(右)和启功(左)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1902年,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迎来了第一批大学生。1915年,学校提出“诚实、勇敢、勤勉、亲爱”的校训,要求学生勤奋攻读,品行端正,为人表率。此后,校训几经改动,有“以身作则”“成德达材,新中国成立基石”等等,但以爱国、勤奋、为人师表为内核的办学精神始终如一。
长期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子不仅以“学”,还总是能以自己的“行”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1996年,北师大资深教授,我国著名书画家、文献学家、教育家启功总结概括提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立即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同?!把耸?、行为世范”既反映了百年师大办学历程、办学传统,又与学校当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成为师生立身之本。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古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修养的标准和精神追求,又是启功在70多年从教生涯中的一个深切感悟。启功一生深受著名史学家、北师大老校长陈垣教诲,师生两代不仅都学业卓著,而且品行常为世人称道。
从1926年出任辅仁大学校长开始,陈垣陪伴着辅仁走过了27年,成为近代著名的大学校长。1952年后又继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在他91年的漫长人生中,大学校长一当就是46年。
担任校长几十年,陈垣从未间断过给学生上课,且从不缺席、迟到。
唯一一次缺席是母亲辞世,回乡奔丧。学生回忆起他多称“援庵先生”,而非“陈校长”,大概是敬重他的学问,而不是他的官职。他对学生要求严格而不严厉,有顽皮的学生在背后称他为“老虎”,但在课堂上,没有人不自发地挺胸直坐、两手分置双腿之上,听得入迷。好些受业者都说过:从来没见过这样会讲授的先生。他讲课,不像当时的一些知名学者那样天马行空,而是循序渐进、踏踏实实、面面俱到。一般老师不太喜欢批改作业,陈垣不仅认真批改,还和学生一起写作业,并贴到教室墙上作比较。
因为是自学成才,陈垣更加重视学习方法。对于自己摸索出的经验,他也乐于跟学生和后辈分享。他认为,做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寻求史源,如果研究唐以前的历史,学生引了《资治通鉴》,他一定要问为什么不引正史,是否只见于《资治通鉴》而正史中没有。而如果研究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引用《南史》《北史》而不检对八书,他一定不通过。他常说,在准备材料阶段要“竭泽而渔”,不漏掉一条材料。他文风严谨到极端的地步。启功回忆,陈垣先生的母亲去世,他发讣闻,没有按旧时惯例写“泣血稽颡”,而是把“血”字去掉,因为他觉得并不诚实。
启功曾写《夫子循循然善诱》一文,回忆初入辅仁大学教大一国文时,陈垣先生对他的耳提面命,第一条就是: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和学生的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启功说:“老校长教导我的样子,我现在蘸着眼泪也能画出来?!?/p>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概括了北京师范大学对全体师生的期望和要求,集中地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理想。同时,由于它恰当地表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薪火相传的教师教育理念,因此也成为新时期中国教师教育普遍追求的目标。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引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勉励广大人民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勇于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把耸?、行为世范”也展现了丰富高远的人生追求,总是能够给每个接触它的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启示。在一定意义上说,它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人们砥砺人生的座右铭。文/施达轩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著名大学 校训 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 南开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