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2015年移动医疗在"爆发中"布局 产业链往线下延伸
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医疗健康行业“攻城拔寨”的一年,但其中涉及到“互联网+”的领域尤其“风起云涌”。无论是BAT巨头,还是制药企业,或医药电商平台,都在移动医疗领域“落子”布局。这也使得原本处于碎片化发展的移动医疗产业开始步入了整体化发展。据记者观察,今年的移动医疗行业中,融资已成“家常便饭”,同时部分移动医疗平台也开始就盈利模式和发展模式方面进行探索。
问诊平台开诊所
产业链往线下延伸
互联网医疗像“雨后春笋”般迸发,如何在发展过程中盈利,成了各家移动医疗平台所关注的问题。今年5月7日,春雨医生宣布在全国5个重点城市开设25家线下诊所,7月初,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宣布,要开”有温度“的诊所,11月丁香园的线下诊所正式开业。
诞生于线上的移动医疗却向线下延伸,这一看似“倒退”的举动实际上是加强盈利的做法,从今年秋天开始,移动医疗受到了诸多挑战,以APP或概念就引起投资追逐的事情越来越少,而资金流问题也成了互联网公司所需解决的痛点。
业界看来,对于互联网医疗来说,盈利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医疗方面,因此在多点执业放开后,移动医疗资源也应往线下延伸,建立自己的医疗生态。
资本热衷
上半年融资已与去年持平
去年移动医疗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今年更为之“疯狂”。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化提高以及医疗资源需求量的高速增长,移动医疗受到社会资本的青睐。据部分投资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移动医疗项目投资全年共80余起,几乎为过去5年总数和的3倍,总投资额近7亿美元,2015年上半年移动医疗获得的风投总额已与2014年持平。
就投资方面看来,今年投资移动医疗主要为传统药企,所涉及的移动医疗的概念中包含健康大数据搜集、移动穿戴设备及移动APP等。
挂号平台推分级诊疗
执行形式不明确
线下措施推行遭遇困境或瓶颈时,资本通过“互联网+”介入已成趋势。9月24日宣布完成3.94亿美元C轮融资的挂号网,将斥资3亿美元建立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该公司董事长廖杰远表示,与有区域性及指向性限制的线下分级诊疗相比,线上分级诊疗主要通过线上组建医疗团队的形式,实现跨地域转诊。
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手段介入推行困难的分级诊疗,实际上是有促进作用的,互联网手段可有效解决分级诊疗过程与医生实时互动难的问题,同时节省繁琐的转诊手续。但未来与互联网结合的分级诊疗如何实行,用何种形式实行,目前还是未知数。
“滴滴医生”试行
或盘活基层医疗资源
移动医疗领域中,除了网络预约挂号等这些传统“玩法”外,有人也作出过新的尝试。10月18日至19日,阿里健康、滴滴出行、手术预约O2O平台“名医主刀”联手医疗机构发起的“滴滴医生”活动,在南京、北京、上海、杭州四个城市开展,两天内共计2000多人次呼叫医生,最终提供上门问诊服务的有40多单。
不过,有医疗界人士认为,这种通过手机抢单的移动医疗服务这种上门服务,对三甲医院内专家吸引力是有限,但对于平时工作较为轻松的社区全科医生而言,若能广泛推广,或让“沉寂”的基层医疗资源能通过互联网手段得到“盘活”。
互联网医院上线
网上就医形成闭环
正当业界认为,今年的移动医疗将趋于沉寂时,它在最后一个月却带来了“惊喜”。12月10日,由当地政府牵头,微医集团提供技术支持的乌镇互联网医院投入运营,并成功开出了首张在线电子处方。
从就医流程来看,互联网医院的就医流程为:“患者选择医生→提交检查检验报告→在线诊疗→医生开具在线处方与医嘱→患者在线付费→送药上门或自提”。
行业人士认为,这也意味着一直处于碎片化的互联网医疗,已初步形成了在线闭环,而下一步要考虑的,是医保如何接入的问题。这对“医药分开”也有一定作用。
编辑:赵彦
关键词:移动医疗 产业链 问诊平台


冰城哈尔滨举行第四届采冰节
新一轮也门和谈在瑞典举行
利比亚可能于明年2月举行宪法公投
我国成功发射沙特-5A/5B卫星 搭载发射10颗小卫星
“大雪”时节冬管忙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