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悦读 悦读
《大圣归来》那么好看 关于《西游记》你还应该知道这些
《西游记》在东亚的流传
当然,西游记故事在东方的盛行要远远早于西方。在日本飞鸟时期(唐贞观年间),玄奘赴印度取经的故事就传到了东瀛之国;而当明世德堂本《西游记》在华刊行后,日本在第一时间就出现了刊本。江户时代的宝历八年(1758),日本著名小说家西田维则着手《通俗西游记》(共五编三十一卷)的翻译工作,这一工作经过前后三代人、历时74年的努力,到天保二年(1831)宣告完成;而由西田维则等人参加翻译的另一译本《绘本西游记》(共四卷),则从文化三年(1806)至天保八年(1837)完成,并在明治时代一再重印。
1758年,日本小说家西田维则开始着手将百回本《西游记》翻译为日文,日本版《通俗西游记》至现代已累计有30余种日文译本。
而在朝鲜,早在元朝末年,“西游记”的故事便已妇孺皆知。根据韩国学者的研究,当时朝鲜王朝的汉语课本《朴通事谚解》中,就已经提及了“西游记”的故事,并有“十万八千里途程,正是瘦禽也飞不到,壮马也实劳蹄,这般远田地里,经多少风寒暑湿,受多少日炙风吹,过多少恶山险水难路,见多少怪物妖精侵他,撞多少猛虎毒虫定害,逢多少恶物刁蹶”这样的文字。
在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的文化辐射下,“西游记”的故事顺理成章地流传到周边大小邻国。1721年前后,蒙古语言学家阿拉纳完成蒙文首译本《西游记》。阿拉纳在译本中进行了符合蒙古传统的佛教教义阐释,让后期的抄书者将之奉为一本佛教启示录;目前蒙古阿兰巴托所藏的13种 《西游记》早期蒙文手抄本中,有一个译本直接题为“Tangsang—blama”(即“唐僧喇嘛”),内容则几乎是玄奘一个人的故事。
东南亚诸国对于西游记故事的诠释也同样深受佛教的裹卷。它构成了一种宗教景观,甚至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对“唐太宗游地府”异乎寻常的兴趣:早在19世纪末,此间所盛传的5种西游故事中,有3种是专门叙述唐太宗的;此后,不少译本都是从原著中抽取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单独发行。这些译本都忠实地反映了原文最微末的细节,尤其是关于十八层地狱和各种刑罚的叙述,还特别添加了旁白与注释,对读者进行对于罪恶与因果报应的说教。
浮世绘绘本西游记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大圣归来》 《西游记》 海外传播 美猴王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