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贾樟柯:寻找每个人内在的暴力动因
贾樟柯:当时我们县城里面开了很多歌厅,歌厅里的女孩,我记得最多的就是东北女孩跟四川女孩,这是歌厅小姐里面两种比例比较高的女孩。在县城里面有很多关于她们的故事,比如有家庭决裂的,男的爱上一个小姐,结婚了,又离婚了,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所以我很关注这样的一些人物,于是在剧本里就写了这么一个人物。
程青松:《小武》中细致地描写了小武所遭遇的三重打击:被朋友抛弃,爱情的落空,回到家里又被老父亲赶走。其实冲突还是很强的,但你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对冲突的处理都很谨慎。
贾樟柯:因为小武是一个恒定的人,他是一个跟不上变化的,看起来要被这个变化淘汰的一个人。但是对我来说,我还是把它处理得相对来无影去无踪。比如女主角,这个女人进入他的生活,然后又很快地离开他,他无法把握自己的爱情,实际上他已经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无法在这个变化里游刃有余?;褂兴囊桓雠笥眩罄床辉趺赐媪?,他停下车骂对方,问对方为什么不理他,对方说没有不理他,只是兄弟太多了,给忘记了。但是你想,他那么在意,他也会感受,他也会反省自己。
程青松:这样的处理很精妙,观众在看的时候注意力会集中在冲突背后,小武与现实遭遇的困境,而不至于被简单的冲突给带跑了。我记得这个电影拍完了之后,去参加了柏林电影节。
贾樟柯:对。1998年参加的。1997年底知道会入围。
程青松:《小武》去柏林之前在北京放映的时候,当时大家看了之后得到的反馈,你还有记忆吗?
贾樟柯:不太记得了。在洗印厂的时候,有一个人让我很难忘,他拍着我,问我干吗?我说我拍了一个长片,在做后期。他说怎么样?我当时当然很苦恼,因为制作上有很多问题,我说一排弄得不太好,乱七八糟的。他拍着我的肩膀说,你拍一次就知道,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的。当时把我气坏了,真的是这样。我真正意识到人们喜欢这个电影是从柏林电影节开始的。
程青松:在柏林电影节上的情况是怎样的?
贾樟柯:当时是在柏林电影节的青年论坛上放的,那是在一个很古老。很大的剧场里面。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个时候没有功利心,也不琢磨要赚钱,也不琢磨要获奖,就是有一种快感,我把我真实的生活拍下来,就放出来了。我记得放完有问答,我们在后面那个入口一直等结束,结束以后灯一亮,主席带着我往下走,上台要做问答。我觉得那是我第一次走得最漫长的一条路,因为两边的人都站起来鼓掌,在这个掌声里面我上了台,我觉得那个时候受到欢迎了,因为没有一种礼貌是需要这个样子的,真的是能看到,很多人冲过来握手什么的。我一下子觉得这个事严肃了。本来我拍电影的时候也不是很“严肃”,这个“严肃”是指我对这个工作还有怀疑,我还在犹豫是不是要做导演,是不是要做电影,因为那个时候电影不景气,这条路不好走。家里的阻力也非常大,我爸爸妈妈那里倒没有什么阻力,主要是我的亲戚里面,因为跟我差不多同龄的,他们都做了很好的生意。
程青松:亲友希望你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稳定的收入。
贾樟柯:他们做房地产,做煤矿,做运输,做物流,都很赚钱的。而且关键是他们这些生意,大部分是在我父亲的帮助下开始起步的,他们不懂我在干些什么。所以我有时候也不懂我在干什么,因为我初次成为一个导演,一定有很多自我的怀疑,有很多大量闲散的时间不知道该干吗。要完成第一个作品,有些东西是要等待很长的时间的,并不是每天都在忙,在等那个时间的到来。
程青松:不像舞台戏剧,看完就有反应,还要等很长的时间,比如上映。
贾樟柯:比如剪辑就是一个非常孤独的过程,每天背一个包就去新影厂,因为那时候剪16毫米只有新影厂,每天就是来来回回。
程青松:重复地看那些素材。
贾樟柯:没有人鼓励你,没有人帮助你,有时候也会怀疑,要不要做这个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老家的那些财富故事,谁又怎么样了。其实,实话实说,因为我是从中学就倒卖烟那么过来的,那一部分生活对我还是有吸引力的。我并不是一个从小就有宏大的理想的人,我是因为1989年末才想做这个。我觉得这也反而让我很难背叛自己,因为我不是凭着一个天性,一种懵懂的爱来做一件事情,我是在很成熟的时候选择了电影。所以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基本没有背叛电影,也跟这个有关。
程青松:我还记得在北京看的时候,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当时就是觉得那个时期的中国没有这样的电影,那样敏锐地观察社会,那样敏感地去描绘一个人,甚至连县城那样一个场所空间在当时的银幕上也是没有的。我还记得你问过我:“去柏林,你觉得会怎么样?”当时柏林对中国电影的印象仍然还是“第五代”的作品,虽然不知道柏林电影节是什么标准,但是我觉得这个电影作品本身的叙事以及叙事带来的力量,肯定是会得到人们认可,所以我说绝对有戏。
《小武》应该说是在处女作当中很成功的,你看过一些别的导演的处女作,给你印象深刻的作品有吗?
贾樟柯:我当时印象比较深的是《冬春的日子》,那个应该算是小帅的处女作,我觉得完成度非常高,这个完成度非常高不是一句客气话,它里面有很打动我的视觉的美感,从他的处女作里可以找到很强的电影绘画性。而这种绘画性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的场景里提炼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冬春的日子》绝对能跟刘晓东的《绘画》相匹配。
程青松:那个也是写的1989年之后的精神状态。
贾樟柯:当然那种精神状态我个人也很熟悉,包括我自己也学绘画,可能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比较能进入吧。
程青松:每个导演成功的处女作都有神奇的能量在里面的,正如你前面提到的,刚好拍《小武》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变化,包括家乡的东西。这一开始,就成为你之后很多影片中的一个主题,一直到今年的《天注定》。变化中的中国,很多东西都涉及了,《站台》可能是回顾回望的多一些。昨天你发的微博提道,有人把你的电影当纪录片看,那肯定是不认真了。但是确实在你的创作过程当中,你是一个对变化中的中国有意识的观察者。
编辑:罗韦
关键词:电影 贾樟柯 程青松 天注定 戛纳电影节 小武 三峡好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