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浅说清代中后期浙派印风
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浙派呈现从者如流的盛况。钱塘印人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被称为“西泠后四家”,是后期浙派的代表人物。
最爱热肠人 陈豫钟刻
陈豫钟(1763-1806年),字浚仪,号秋堂。印风工整,含蓄,法度严密,刀法在浙派诸子中最为内敛。“陈豫钟印”是作者的自用印,印作四面刻陈氏的姓名、字、斋号,风格工稳端严。
陈鸿寿(1768-1822年),字子恭,号曼生。曾入阮元幕府,后官江苏溧阳县令,升河工江防同知。陈鸿寿善书画,能诗,曾在溧阳与制陶名家杨彭年合制紫砂茗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篆刻用刀恣肆爽利,节奏明快,具有苍劲冷峻的特点。
问梅消息 陈鸿寿刻
两陈的印款风格皆隽秀精诣,陈豫钟端庄内敛,清秀而不失朴厚,陈鸿寿则灵动简洁而具古意,深得时人称誉。
赵之?。?781-1852年),字次闲,一字献父。赵氏以峻峭的用刀风格将浙派的特征推向极致。赵氏一生创作甚丰,印式变化多样,巧中求趣,张扬了丁敬的传统。后期作品刀法、章法渐趋程式倾向。
钱松(1818-1860年),字叔盖,又字耐青,号铁庐、西郭外史等。是晚期浙派中个性独特的人物。钱氏于刀法、篆法均有不蹈故常之处,刻印以切带推、削,缓慢行进,线条极具涩势。他曾在“蠡舟借观”一印边款上提出对刀法“但以笔事之”的主张。钱松的篆法质拙,方圆互参而善于蓄势,具有虚和恬淡的意趣。
富春胡震伯恐甫印信 钱松刻
钱松与富阳胡震(1817-1862年)为金石契友。胡震字不恐、伯恐,号鼻山,亦为晚清浙派中人。钱、胡二人的好友应宝时在《钱叔盖胡鼻山印谱序》中,记录了胡震对钱松作品的钦服与珍惜之情:
叔盖为君刻印至夥,先后百余石,君藏之如拱璧。以余不解此,然秋灯展匣,春雨摹笺时,亦未尝不一二举视,为余言其用腕之雄,运气之浑,直造汉人。酒酣耳热,辄复拍案狂呼,以为真不可及。
后四家以外的浙派诸子印风多接近陈豫钟、陈鸿寿两家,这是嘉道以后浙派传承的一个现象。从郭麐、张镠、高垲、屠倬、赵懿、王应绶、徐懋、江尊、程庭鹭、杨与泰等人的作品可以看出:谨严、工稳臻于无懈可击,气韵生动则不及早期诸家。
任何风格的流派,陈陈相因必然导致艺术的同质化。浙派一脉至清末推波兴瀾,但印法多未有新创,再次说明了这一规律。
编辑:付裕
关键词:浙派 篆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