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食话食说食话食说
“原生态”食材未必更健康 专家:偶尔尝尝即可
指导专家/广东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王晓波教授
《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引得饕餮客们食指大动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原生态”食物的热捧——土榨菜籽油、深山野蜂蜜制成的酥油蜂蜜……通过传统手工加工成的美味挑动着人们的味蕾,各种带着浓浓乡味的食材更获赞“最健康”,甚至直接带旺了各类产地直销的“原生态”食品的网购潮。
“其实,一些‘原生态’食材可能口感好,但未必更健康。”专家提醒说,现代人在追捧“舌尖上的美味”的同时,莫忽视“舌尖上的安全”。一些产地直销的“原生态”食材,若无食用安全检测,生产过程和运输环节又没有切实的保障,其食用安全和健康程度未必比得上现代工业化加工出来的合格食品。即使口感、味道再好,出于健康、安全的考量,偶尔尝尝也就罢了,不必太过迷信,更无需盲目推崇。
现象:《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原生态”食材被带旺
《舌尖上的中国2》(下简称《舌尖2》)热播,再次挑动人们的味蕾,特别是各种“原生态”的乡味,更引起吃货们的热捧。
野生蜂蜜、野生猪肉、产地直送的野蕨菜、野葛根粉、厂家直销的压榨菜籽油……短短十几天内,从中看到商机的网店便顺势推出各种以“舌尖主题”为噱头的食材。特别是一些以原始土法采集,被店家宣传为“原生态”、“纯天然”、“无污染”的乡味食材,从原先的默默无闻突然大受追捧,销量节节上升。
以西藏林芝地区的野生蜂蜜为例,在《舌尖2》播出之后,该地区野生蜂蜜被誉为“舌尖上的蜂蜜”很快深入人心。在某电商平台上,专售林芝地区野生蜜的一位卖家短时间内销量大增六成。而一些声称以同样的原始土法采集的其他地区的“天然蜂蜜”的销量也同时被带旺。一位专售绍兴蜂蜜的卖家坦言,在网店产品的推广宣传中贴上“天然蜂蜜”的标注,销售额比平时高出两三成。
专家点评:
镜头1:原始土法采野生蜂蜜
《舌尖2》第一集一开篇,西藏小伙白马占堆为了给即将上大学的弟弟一份乡味十足的礼物,徒手爬上40米高的大树采下野生蜂巢,家人用它制成酥油蜂蜜。美味入口一刻,一家人的满足陶醉表情让不少人对野生蜂蜜多了一分向往。这个片断一经播出,源自西藏地区的野生蜂蜜销量大涨。用原始土法采集到的深山老林野生蜂蜜,其味道和营养价值真的更胜一筹吗?
专家点评:难保不含有毒生物碱
“根据不同山林中植物花朵的品种,可能野生蜜的风味会稍有不同。但蜂蜜的营养中,最主要成分是糖,多者可占到八成,这一点并没太大差别。”王晓波分析说,蜂蜜的品质主要由蜜源环境和加工方式决定。虽然大多数植物是无毒的,但野蜂所处的蜜源环境比较复杂,可能采到一些有毒植物也未可知。像雷公藤等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的生物碱,经蜜蜂酿成蜂蜜后被人食用可引发中毒,导致头晕、头痛、唇舌发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可致死亡。
虽说野生蜜蜂大量采集到有毒花粉的几率不是很高,但这种危险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这种意外也时有所闻。比如,在2007年广西就接连发生过多起食用野生蜂蜜中毒的意外事件,造成多人中毒,甚至有人死亡。
在加工方式上,野生蜂蜜最被人们看重的就是“原生态”,但这并不能等同于“安全、无害”。相反,因其“原生态”未经稀释处理,与经过现代食品加工处理的蜂蜜相比,其有毒物质的概率相对还可能高些。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食材 原生态 蜂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