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铸造中国心肺复苏生存环
生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贯穿于“生老病死”整个生命周期,而与死亡抗争的主角心肺复苏术(CPR),就成为与死神博弈的利器。半个世纪以来,作为抢救心搏骤停(CA)起死回生的CPR,以美国心脏协会颁布的指南为其代表,形成了以患者CA后依据不同时段采用以救求生的救治链条——生存链。但无论是从救到救的流程不断优化(OHCA和IHCA),还是从救到救的技术不断改进,纵观全球CA患者生存率没有明显提高,就我国CA患者神经功能良好的出院生存率仅为1%左右,表明仅仅贯穿以救为主线的生存链尚有完善和发展的空间。《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根据CA的发生发展规律,从围心搏骤停全周期考量,将CA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并依期赋予“三预”(预防、预识、预警)、“三化”(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三生”(复生、超生、延生)的内涵与外延,这就为人们改进生存链不能满足CA的需要奠定了基础,顺势将“三期”依次相连围绕成的心肺复苏生存环(survival cycle of CPR)亦呼之欲出。
心肺复苏生存环的产生是基于临床CA患者的反馈而得出的,通过临床调研反映CA患者的需求归结三个方面:一是经过CPR成功的患者表示能否在CA发生前有什么征象加以识别,能够有什么警示并加以预防之。二是经过CPR成功的患者表示在复苏过程中如胸部按压不能用了有什么技术可替代之。三是经过CPR没有复苏成功的患者家属表示能否在去世后有什么途道,完成逝者的组织器官捐赠夙愿之。正是基于CA患者临床问题导向的“三个有什么?”让我们对CA的不同阶段有了“心”的认识,进一步引发了我们对生存链的反思,如何突破现今局限于CA救治时段展开CPR已刻不容缓。即在扩展CA救治环节的基础上,CA关口前移以及后延,使就救而救的狭义CPR扩展至由救治到防治的广义CPR,构建CPR生命线闭环的循环之生存环。

中国CPR生存环
CPR生存环之CA前期是指患者未发生心搏、呼吸骤停前的时段。通常是指发生CA前极短暂的先兆症状时间,往往只有数分钟至数小时。CA前期也泛指涵盖患者真正出现CA前的整个时间过程,这期间从个人到家庭、社区和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乃至整个社会,每个相关要素的构成都会成为决定CA患者生存与否的关键。主要是将CA的防治救理念关口前移,CA 往往猝然发生,抢救过程中任何失误和延误均可导致不良预后,因此在CA发生之前应强调预防、预识和预警“三预”方针。预防上涵括筑牢“心”的阵地(家庭寓所、120-999、社区乡村),瞄准“心”的敌人(未病之敌、欲病之敌、已病之敌)、攻防“心”的举措(远期攻防、中期攻防、近期攻防);预识上涵括把握“心”的识势(生命运势、生存形势、生活趋势),运用“心”的识法(溯源过去、循证现在、动变将来),服务“心”的识体(个人体质、家庭体育、社会体系);预警上涵括常设“心”的量级(I级响应、II级响应、III级响应),常念“心”的呼唤(物理呼声、病理呼声、心理呼声),常做“心”的使者(平时呵心、适时护心、急时救心)。
CPR生存环之CA中期是指针对患者心搏、呼吸骤停期间进行初级或高级生命支持的时段,以临床CA患者为核心,应采用标准化、多元化和个体化并重的“三化”方法,籍以最大限度提高CPR的抢救成功率与生存率。在复杂多变的临床条件下,要获得最佳的复苏治疗与复苏效果,需要采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最切实际的救治防整合方法。标准化方法涵括基础CPR(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器械CPR(电击除颤、通气支持、循环辅助),药物CPR(正性肌力、整复心律、酸碱平衡);多元化方法涵括胸部CPR(胸部提压、开胸挤压、经胸起搏),腹部CPR(腹部提压、膈下抬挤、动脉阻断),他部CPR(体外膜肺、肢体加压、胸腹联合);个体化方法涵括适用程序(救助对象、救助人员、救助环境),适用施法(因时施法、因地施法、因病施法),适用时限(特殊病因、特殊群体、特殊条件)。
CPR生存环之CA 后期是指CA 患者经过初级或者高级生命支持ROSC或复苏终止后的时段,应遵循复生、超生及延生的“三生”方略,以使CA患者获得最佳生命之转归。复生涵括稳定“心”的循环(确保灌注、血管扩容、调整心律),优化“心”的指标(心肺功能、氧和指数、生命体征),解除“心”的病因(气道管理、识别5H5T、心源性CA);超生涵括超级“心”的支持(球囊反搏、体外膜肺、血液净化),超越“心”的管理(温度管理、液体管理、酸碱管理),超长“心”的时限(病因差异、病人差异、病境差异);延生涵括延续“心”的生命(器官移植、组织移植、细胞移植),完善“心”的三表(遗体捐献表、器官捐赠表、慈善捐报表),回归“心”的家园(归成植树、归成厚命、归成善心)。
《2016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体现了CPR生存环CA 前期以“预”字为纲,变被动抢救为主动前伸防控,力求预防厚命、预识知命、预警保命;突出救治中期以“化”字为主,使CPR 科学技术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准确把握CA 患者和CPR 技术共性标准和个性特点,辨证施救与科学化解,力求标准化救命、多元化蕴命、个体化和命;CA 后期则以“生”字为重,尽显敬畏生命、拓展生命的CPR 发展观,优化CPR 后管理的全过程,使生命得以恢复和延续,力求复生回命、超生御命、延生续命,彰显“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防治救“九命”闭环生命观。无疑,生存环是我国学者对以往CPR生存链从点、线、面、体的空间拓展,相信随着以心肺复苏生存环理论为支撑的中国心肺复苏培训(China CPR 2.0)国家继教项目的深入展开,通过贯穿整个围心搏骤停期的临床整体方案实施,必将全方位、全过程、全立体地诠释中国特色CPR的内涵与外延,对指导CPR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共铸中国心肺复苏生存环任重而道远。(王立祥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cpr 生存 复苏 患者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