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强化文化“三交”助推城市民族工作
人民政协网4月18日电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方略中,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坚持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和谐,强化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部内涵,是一个庄严的历史命题,也是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引,以坚定正确的政治力量做领导,拥有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严密详备的法律体系、强大的经济基础、崇高的精神信仰做支撑,并以各民族间的平等交往、交流、交融为手段。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文化间的平等交往、交流、交融尤为重要。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优势所在。
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此民族工作必须精准确定其历史方位,以完成其历史使命。我国今天的现实情况是: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传统的乡村社会正在加快向都市化转型;伟大的科技革命,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关系、思维与行为方式;全球化的浪潮,让我们与全人类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任何封闭式困守一域的生存、发展将日益不可能。中国的崛起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让全世界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惊喜,也让敌对势力恨之入骨,使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尤其是思想文化手段进行诋毁、捣乱、破坏,加大我们的振兴难度,企图阻挡我们的前进步伐。在民族问题上,他们更是企图通过攻击我们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诬蔑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法,传播极端民族主义,扶持三股势力进行挑衅,瓦解我们的四个认同。
对此,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我们的主义、信仰、基本价值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壮大我们的实力,以人民为根本,实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族团结为纽带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城市化、现代化给民族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坚守好优秀传统、美好家园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城市、研究城市、利用城市、发展城市,并有机融入城市空间,有效利用城市资源,尽情享受城市文明成果,同时力避城市消极腐朽文化的不良影响,提升对传统社会的反思高度,优化对历史遗产的转换能力、创新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文化作出有益的探索与贡献。而这一切,绝对离不开平等交往、交流的态度、行为、过程,并最后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文化的力量无比巨大,文化的功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它们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既是物质的、行为的,更是心性的、情感的、精神的。它可以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抚慰人心,加深理解,开启智慧,激活想象力,释放激情,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更加友好。
各个民族乃至民族工作者都必须清醒的是,唯有立足中国大地,一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在继续强化政治共同体建设、经济共同体建设、社会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面对我们所处的时空、实际,作富有世界眼光、人类情怀的文化应对,才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最有效途径,亦即解决好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正在悄然而至却日益深化中的城市化建设与民族工作关系问题,冷静思考各民族、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重点、焦点、难点、敏感点,真正为各民族开拓前进的道路,为中华民族开万世太平,同时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因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交往、交流、交融也必然是全人类的发展逻辑。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王琦玮
关键词:文化 民族 民族工作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