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癌症早筛背后的健康体检科技革命
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敖耗摇蓖探咐?,15分钟便能检测出胃部健康状况。这粒“胶囊”其实是“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胶囊胃镜、低剂量螺旋CT等一批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胃癌、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症类型筛查技术都在突破和普及中,为癌症早诊早治早愈争取到了重要时间。
但是,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体检覆盖率仅为35.8%,专门的防癌早筛体检覆盖率则更低。究其原因,一是公众防癌早筛参与度不高;二是公立医院与专业体检机构的资源未形成统筹整合之势;三是全国疾病控制和治疗体系有待充盈丰满。
今年3月吹来了一缕春风,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癌症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痛点。从中可以预见,癌症防治将成为国家行动计划。
一座城市一月检出两千例肿瘤阳性
多年胃部不适之后,河南洛阳60岁的刘荣(化名)准备去洛阳美年大健康洛龙店做一个全面的检查。
当体检刚进行到低剂量螺旋CT这一项时,医生停顿下来中止了检查,发现他的左上肺部显现出了一块结节影,而且大小和形态非常疑似癌症早期。
体检机构立刻约定各科医生集中会诊,建议他先去医院做肺部加强CT。在体检机构联系下,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系统专家对刘荣进行了会诊,诊断结果印证了体检的发现,高度怀疑是肺癌。
随后,河南省人民医院再次确诊是肺癌后,刘荣在北京进行了手术。因诊断较早,术后无需化疗,半年后,逐步康复。
“癌症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身体可能还没感到疼痛时,早期癌症已经萌芽?!泵滥甏蠼】德逖舴止靖弊芡趵杷?,能否早期发现,往往是能否治愈的关键因素。

美年大健康云PACS系统业务监控图。美年大数据系统可实时显示当日或一段时期大型医用影像类设备的检查和诊断信息,通过智能分析,为体检客人提供更为优质、精准和高效的服务。
在美年大健康位于全国的体检门店,每天都有被筛查出来的高度怀疑的早期癌症患者。
杭州西湖的一位女性,38岁,宫颈TCT检查显示有非典型鳞状细胞,倾向于上皮内高度病变。在医院妇科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宫颈癌早期,接受手术治疗。
杭州萧山的一个客户,28岁,B超提示甲状腺回声不均匀,左叶内见一个低回声结节,可见多枚细小强光斑和血流信号。随后在医院进行了甲状腺左叶切除术,术后诊断为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
仅在杭州一地的美年大健康体检门店,去年10月,一月之内检测出重大阳性近4000例,其中肿瘤指标重大阳性发现率居于首位,超过2000例。
从全国来看,美年大健康在215个城市的600家医疗及体检中心,去年共为3000万人提供了专业体检服务,其中重大阳性的筛出率超过5%,这意味着至少有150万人因此得到了及时的重大疾病风险预警。
医学界将癌症防治体系分为三级。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院长王水介绍,第一级是从病毒、环境、生活方式等源头预防;第二级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发现越早治愈率越高;而当患者进入癌症诊断阶段采取的措施就是三级预防,预防疾病的合并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癌症早筛早诊早治,是挡在癌症鬼门关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早期癌症治愈率可达90%以上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癌症防治成为贯穿会议的一项热门话题。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在全体会上的发言便聚焦这一议题,建议国家实施“国家癌症攻坚”行动,强化早诊早治,推动更多优质抗癌药和乙肝、丙肝、宫颈癌疫苗接种尽快纳入医保。
鲜明的数据对比也说明了防癌早筛体检的迫切性。北京大学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宁毅提供了一组数据,发达国家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大致在70%到80%,而中国为40%到50%。这个差距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早防早治的差距。发达国家癌症早期发现率为70%左右,中国明显低于这个水平。
“当医生接触到病患的时候,大多已经进入癌症晚期,所以我们国家癌症患者5年治疗生存率很低,我们国家三甲医院癌症的治疗水平和国外差距不是非常大,但是癌症发现得普遍太晚了?!蹦闼?。
中国部分地区已开始了癌症筛查的实践。2005年起,我国在农村开展上消化道癌症高发区筛查和早诊早治。参与项目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介绍,截至2018年已建立194个筛查点,每年筛查20万人,检出率达2%,早诊率高达80%。
带来的结果是,参加早诊早治项目的人群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20%和37%,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14%和33%。
“筛查和早诊早治,是全世界普遍认同的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有效手段?!蓖豕笃胨?。
“走过场、不检查、或不敢检查,是对待癌症筛查的常见误区。”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说,其实早期癌症治愈率可达90%以上。
据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熔介绍,患者规模排名靠前的癌症大类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早期治疗的治愈率非常高,到中期就大幅度下滑,而到了晚期,5年生存率就非常低了?!罢馐欠浅6盖偷那?,说明癌症早发现和晚发现,造成的结果差异巨大?!?/p>
大数据与体检“科技革命”
当治愈癌症的医学难题尚未解决时,一个好消息是,针对患病率较高的几种癌症,都已有较为有效的筛查手段。技术的突破为癌症体检提供了新的可能。
去年,美年大健康推广使用胶囊胃镜后,胃部疾病包括胃癌的筛出率大幅增加。因传统胃镜检查需要止痛麻醉,很多人对胃镜检测过程感到恐惧。而胶囊胃镜简便,过程相对舒适,新技术带来了个体参与度大幅提升。
“胶囊胃镜”即 “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领衔研发。检查者只需随水吞下一粒胶囊大小的胃镜,15分钟即可完成全程无痛、无创、无麻醉的检查。一项针对全国3182例接受胶囊胃镜体检人群的研究发现,2.2‰的人被确诊胃癌,50岁以上人群的胃癌发病率高达7‰。
早期肺癌体检则用上了低剂量螺旋CT。依靠低剂量螺旋CT,美年大健康在一年3000万检查者中发现了150万例肺结节,其中比较高危的有10万多例,被跟踪建议到医院确诊。
在保证体检质量的情况下,低剂量螺旋CT可以将辐射剂量降到低水平,保持在1mSv以下。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认为,每年接受20mSv以下辐射量是安全的?!敖糜谏覆榈腃T的辐射剂量降低,避免辐射的伤害,这也是美年大健康这么大体量的预防医学平台上做的科研创新?!蹦闼?。
体检机构开展癌症早筛技术研发,优势在于大数据。
“胃癌早筛、肝纤维化检查等,都是基于体检客户群体培育出的技术,我们也在推动直肠癌、乳腺癌早期检查方面最新的技术孵化和普及?!蹦闼怠?/p>
我国正在推动有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生命科学类企业发展,体检机构的健康大数据,能够为其提供很好的应用场景和平台,加快技术和产品研发周期。甚至在一些领域可以弯道超车,超越国际同行。
“中国庞大的体检市场,为创新技术研发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欧美国家可能有局部技术优势,但在应用场景方面远不如中国。当我们数据量足够大,就比较容易找到正确的路径和方法,节约科研时间?!蹦闳衔?,健康大数据可以提升癌症防治科研效率,在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体检机构平台能够为重大疾病早期防控做出更大贡献。
在癌症筛查中,大数据可以在全国层面了解和预测各类癌症的分布。例如海南和湖南口腔炎症的高发,未来很可能导致口腔癌高发。检查数据的汇总与分析,还可以用来预测各类癌症的风险因素,使得早期筛查结果更准确,这也有望未来与新药研发结合在一起。
公立医院与体检机构的分工协作
国家提倡癌症防治,老百姓如何能够便利参与?
目前,分布广泛的各类体检机构,仍是预防工作关口前移的主要践行者,承担了大部分就业人群的健康早筛工作。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我国体检行业市场已形成以公立医院体检机构和大型专业连锁体检机构为主导的市场格局,非公立机构的市场规模有逐年增加态势。2018年,公立医院体检中心的市场规模达1206亿元,非公立大型专业体检机构为275亿元。
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体检人次数突破5亿次,但体检覆盖率仅为35.8%。而美国、日本体检覆盖率超过70%,德国更是超过90%。
宁毅认为,我国包括癌症预防在内的疾病控制和治疗体系,面临着三个“三缺一”的问题。
第一方面是系统建设的完善,前端有疾病控制体系,后端是医疗体系,但是缺乏中间的早筛早检健康管理环节;第二方面,疾病防治承传的缺乏,借鉴中医理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治欲病”就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我们是缺乏的;第三方面,疾病发展阶段是从健康、亚健康到疾病,对亚健康的筛查和管理我们也欠缺系统的理论指导。弥补三个“三缺一”,中国疾病控制和治疗体系才是丰满和高效的。
这需要公立医院和体检机构的协作。在俞熔看来,成规模的专业体检机构与公立医院已形成两种非常重要的协同和互补关系。一种是体检机构体检发现重大阳性和疑似癌症患者,后续诊断治疗有赖于公立医院进行。其次,由于每所医院的设备、检查方法等不尽相同,不同医院数据零散保存,单个医院去做某一类肿瘤早期筛查和治疗,难度系数很大,而覆盖全国的连锁体检机构则可以集中技术力量的丰富资源提供支撑。
美年大健康目前在全国(除港、澳、台之外)运营了近600家专业体检中心,预计未来几年将为超过1亿人次提供专业健康服务,汇集更庞大的健康需求和数据资源。这些数据在国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未来希望能够用于全国重大疾病特别是肿瘤的防控,使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中拥有更重要的话语权,甚至把成熟的经验和技术输出到国外。
“体检专业机构应利用大数据等资源,承担更多前沿技术的突破,这需要公立医院专家一起合作。”俞熔说,离开了公立医院专家的技术支持,技术研发进度和效率会延缓;离开了大平台的数据化支撑,前进速度同样会减缓,两者需有分工和协作。
宁毅提出,我国历史上成功控制过传染病,就在于我国强大的动员能力,发起了爱国卫生运动,采取群防群治策略。他认为,对癌症的早筛早诊如果能像防治传染病那样有计划、成规模,统筹发挥公立医院与体检机构的作用,那么我国控制肿瘤、延缓肿瘤的发生,就非常有希望。
“精准预防”降低防癌体检费用
在癌症筛查的科学性、准确性不断提升时,经济性也不容忽视。若价格过高,则提升全民健康的作用将很有限。
当癌症筛查产品使用量增加,价格也会相应下降,“这符合卫生经济学规律”,俞熔说。
胶囊胃镜投用之初成本也较高,但去年在全国供不应求。到了10万人次以上,成本就会进一步下降。我国多年对女性宫颈癌和乳腺癌的两癌筛查推广,随着技术手段提升、参与规模增加,成本也已降到比较低的水平。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一些新的筛查和检测模式也被催生。例如美年大健康提出了“精准预防”的概念,通过先进可靠的检测手段先把危险系数较高的人群筛查出来。以预防结直肠癌为例,医学上认为,5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做肠镜检查,但是,做肠镜的成本及消耗的医疗资源都比较高,不太可能让来体检的人都去做这个传统肠镜检查。
当前,可以通过先进的筛查方法,先把高危人群筛查出来,然后再就这些人群做进一步筛查,通过层层筛查,提高检查效率,也因此降低了总体成本。
宁毅表示,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防癌体检价格并不算高。例如美国低剂量螺旋CT检查需花费2000多美元,中国可以控制在人民币400元,甚至更低?!耙蛭颐怯姓饷创蟮奶辶?,更有能力降低成本。”
即便如此,一套防癌体检项目也并非所有人都负担得起。
今年全国两会中,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将防癌体检纳入医保支付范畴。王水建议在一些特定肿瘤高发地区,针对性进行早期筛查,将费用纳入医保。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也提出,将防癌体检纳入医?;嵩诙唐谀谠黾右搅浦С觯映ぴ犊词恰盎ㄐ∏?、省大钱”的明智之举。普及防癌体检,将癌症消灭在萌芽阶段,可以挽救生命,而且可节约大量医疗支出。
新京报记者 倪伟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体检 癌症 健康 筛查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