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秋冬大气污染治理目标明确:汾渭平原迎“冬考”
双降4%!秋冬大气污染治理目标明确
汾渭平原迎“冬考”(美丽中国·热点)
本报记者 孙秀艳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启动,汾渭平原和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一起被列为重点区域,成为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治理目标。今年冬天是汾渭平原被列为重点区域的第一个冬天。面对供暖季来临,减排压力增大,它将交出一张怎样的答卷?

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该区域今冬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4%左右。今年目标任务明晰,让大家对蓝天有了更多期待。
给“困难户”开小灶,治理目标既重当下也着眼长远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2017年,汾渭平原11个城市的PM2.5浓度年均值为68微克/立方米,同期,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汾渭平原大气污染的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更令人忧心的是,近3年汾渭平原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上升趋势,优良天数比例逐年下降,与全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榜上,临汾倒数第一,咸阳倒数第八,西安、运城、晋中、吕梁和渭南都在后二十位城市名单之列。此外,洛阳8月份倒数第七,三门峡倒数第二十,也就是说,区域内多数城市均进入空气质量“黑榜”。
很多人还记得2017年1月,北方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在山西临汾,爆表的不仅是PM2.5一个指标,很多地区早已达标的污染物二氧化硫连续多日严重超标,最高的小时均值甚至高达1300微克/立方米,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秋冬季极易发生严重空气污染,针对这个新的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发布的攻坚方案,被看做是一份作战书,也是给区域这些治理“困难户”开的“小灶”。
但也有人质疑,污染这么严重的地方,仅给出两个4%的目标,力度是不是不太够?
对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表示,目标设定是在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比如气象条件年际变化的不确定性,同时梳理排除了很多极端措施,可以说目标是务实和客观的,要解决今冬的问题,也要着眼治理的整个进程,也反映了当下治理心态的日趋成熟——摒弃急功近利,充分考虑可达性、长效性。
措施体现靶向治理思想,针对性强
《行动方案》有六大类23条治理措施,着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要求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这些看着眼熟的措施在一两年前京津冀地区的攻坚方案中都曾出现,但审视详细措施,却发现充分考虑了该区域的特点,针对性很强,可以说是个“缺啥补啥”的方案。
比如,不同于京津冀将严控“两高”行业产能作为首要任务,汾渭平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首要任务是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行动。柴发合告诉记者,虽然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有相似之处,比如钢铁、焦化聚集,但汾渭平原这些产业的规模小、集中度更低,企业的守法意识更弱,导致污染防控的难度更大。抓住工业污染源达标这个牛鼻子来防控秋冬大气污染,体现了靶向治理的思想。
汾渭平原二氧化硫浓度明显高于京津冀等其他地区,说明这一地区燃煤污染更加集中。除西安外,区域城市基础公共设施水平低,散煤治理非常关键。按照《行动方案》,2018年10月底前,汾渭平原要完成散煤替代118万户。第一次对这一地区系统提出“双替代”要求,任务量就比较大,就是希望产生“打蛇打七寸”的效果。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秋冬大气污染 治理目标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世行行长金墉将提前卸任
脱欧与时间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辞职
白宫与民主党磋商未果 美政府“停摆”继续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