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疝气、尿失禁…这些小病登上了顶级医学期刊
何谓小病?其实是相对于大病、绝症而言的。
一场大病(绝症),短时间内几乎将整个人、整个家都给摧毁了去。
但小病,也会损害健康,却似温水煮青蛙般;还会让你时常陷入痛苦之中,就像衣服上面的顽渍,看着难受,却不容易洗掉。
其实,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病,也是国际顶级医疗期刊追捧的研究对象。
看似灰指甲,
实则疥虫在作祟
健康时报记者 姚欣然 上海瑞金医院 李 东
研究题目:《Nail infestation: an atypical presentation of typical scabies》(疥疮甲损害:寻常疥疮的不寻常表现)
刊载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2018年6月2日
研究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主任潘萌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
“医生,你赶紧帮我看看吧,我是不是得了‘灰指甲’呀!”去年2月,55岁的淋巴瘤患者老刘,手指甲、脚趾甲开始变黄,不断增厚的甲面,使手指和脚趾看起来变了形。老刘猜这难道是“灰指甲”吗?
老刘用手轻抠指甲,粉末状的碎屑便掉了下来。接诊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主任潘萌教授对老刘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患者左手第一、二、四、五指甲,右手第三、四、五指甲以及左脚第三趾甲增厚、灰黄、变形,指甲周围皮肤红肿。
“灰指甲”是人们对“甲真菌病”的俗称,也就是皮肤癣菌和酵母菌等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所引起的感染。虽然患者的临床表现极似“灰指甲”,凭着多年的经验和直觉,潘萌主任觉得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她没有急于下诊断,而是决定对老刘的指甲碎屑进行镜检。
结果着实让人大吃一惊:显微镜下并没有看到任何真菌菌丝或孢子,而是发现了几个疥虫的幼虫。
随后,潘萌教授再次对老刘进行了全身查体,未发现有任何皮疹。在进一步询问患者病史后得知,六个月前,患者曾有疥疮皮肤感染病史,在外院使用硫磺软膏治疗,疥虫镜检阴性后停药。
果然不是“灰指甲”,而是疥虫在作祟!找到了病因所在,接下来就是治疗了。潘萌主任为老刘制定了克罗米通软膏病甲封包的治疗方案。为谨慎起见,又指导科室里的邹雅茹博士(文章第一作者)对老刘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随访,未发现复发迹象。
“既往有疥疮甲损害的报道,几乎都是发生于挪威疥(又称结痂性疥疮或角化性疥疮)感染,而这例患者是目前文献可查的第一例仅表现为甲损害的寻常疥疮,临床极其罕见,极易误诊?!?/p>
潘萌教授表示,在免疫抑制人群中,疥疮的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疥疮的甲损害容易被误诊为甲真菌病,因此进行直接镜检是非常有必要的。
身上无处不在的红疹,
原来是深层真菌感染
健康时报记者 董颖钰 浙医二院 方 序
研究题目:《Papules, Plaques, and Nodules in a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免疫缺陷患者泛发性皮肤肉芽肿)
刊载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2012年1月25日
研究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满孝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郑敏
2011年上半年,一位老人找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郑敏的团队:“有办法救我一命吗?”这位老人姓朱,80多岁了,四处求医只为弄清楚自己皮肤上无处不在的红疹是怎么回事。
2010年的时候,朱老先生感觉皮肤瘙痒,当时他以为只是常见的皮肤瘙痒症或者皮炎,并未在意,只是开了一点药膏??陕兀鞯姆段找嬖龃?,而且开始出现小红疹子。从头皮,到躯干,再到四肢,小米粒大小的小红疹子无处不在,凡是有皮肤的地方,几乎隔1厘米左右就会出现一颗。
“看起来不像绝症,却比绝症还让人绝望。我已经80多岁了,该享的福也享过了,好几次我都想,就这么去了算了?!?朱老先生难过得连春节都没心情过。
在为朱老先生诊治过程中,郑敏关注到了一个特别状况:朱老先生患有风湿病,5年来一直在服用一种糖皮质激素,这种激素具有全身免疫抑制的作用,此次皮肤的异样很可能与这个情况有关。通过皮肤病理活检以及对皮肤样本做特殊染色,医生们最终判断,老人身上的小皮疹,其实是原本表皮癣菌在有免疫缺损的患者皮肤深层造成的真菌感染,是吞噬细胞聚集形成的肉芽肿。在口服针对性抗真菌药物治疗后,朱老先生身上的小红疹慢慢消退了。
“人的年龄越大,皮肤屏障功能越薄弱。加上老人因风湿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造成免疫力进一步低下,即便遇上浅表性的真菌,也会造成深部的感染?!敝C舯硎荆馐呛芴厥獾囊恢智榭?,一般来讲,正常人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幸运的是,钻入朱老先生皮下的真菌尚未突破血管壁的屏障,否则导致败血症。
郑敏主任说,在他的科室里,像这样因自身免疫力低下而出现皮肤深层真菌感染的病例并不罕见,但这样的病例在国内外医学文献上从未报道过。郑敏主任表示,这篇文章突破了临床上的一个概念,那就是即便是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在免疫功能有缺陷的状态下,可表现为特殊的深部真菌感染,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引领作用。同时,建议那些长期口服激素,或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如果出现长期不愈的皮肤损伤时,要去专业的皮肤科看看。
一用劲就尿裤子,
中医电针疗效获认可
健康时报记者 吕 霖 广安门医院 尹 璐
研究题目:《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Urinary Leakage Among Women With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电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漏尿量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
刊载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2017年6月27日
研究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刘志顺团队
压力性尿失禁是成年女性的难言之隐,咳嗽、大笑、跑步,稍微一用劲儿就会失控地尿裤子,尴尬至极。压力性尿失禁是腹压突然增加导致的尿液不自主流出。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发布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显示,我国成年女性的患病率高达18.9%。
但是,面对万千尿失禁女性的尴尬困扰,目前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盆底肌训练,再严重的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根据以往的临床研究显示,针刺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一定效果。但因为这些研究的样本量比较小、质量也不是很高,这一治疗方式缺少患者治疗效果上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研究支撑。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刘志顺团队的研究登上国际权威期刊,证实中医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安全可行的。
研究中采用了穴位旁开、浅刺、假电针治疗作为对照,前期预试验也非常充分。刘保延教授介绍,在50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随机分了电针组和假电针组各252例,分别进行电针双侧中■穴、会阳穴和假电针的治疗。结果有482例患者完成了治疗,其中电针组的患者明显减少了漏尿量,有64.6%的受试者治疗后漏尿量至少降低了50%,停止治疗后,其疗效可以维持半年。
这项研究是从 2013 年已经开始进行,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12家医院针灸科共同参与完成。
高质量的临床实验,为该项研究提供了扎实有力的研究证据,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安全有效。刘保延认为,研究不仅为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标志我国针灸临床研究的水平具有国际认可度。
患儿术前焦虑,
一辆小红车起了大作用
健康时报记者 杨 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夏 琳
研究题目:《The effectiveness of transport in a toy car for reducing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preschool childre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prospective trial》(可坐人玩具车减轻学龄前儿童术前焦虑的作用:一项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
刊载期刊:《英国麻醉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8年2月13日
研究作者: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麻醉科学科带头人张马忠团队
手术前情绪焦虑是困扰患儿及父母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进入手术室前,患儿往往会焦虑挣扎、哭得声嘶力竭,而在上海儿童中心医院,进入手术室的患儿却像成人一样不哭不闹甚至是高高兴兴进入手术室。而秘诀仅仅在于,患儿自己开着一辆普通的玩具小红车进入手术室。这是一项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麻醉科学科带头人张马忠团队所发起的新术前转运方法。
据了解,张马忠教授团队以108位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将小红车转运患儿与轮床转运、轮床转运联合术前口服咪达唑仑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从患儿上车/床至进入手术室时,小红车组患儿的焦虑程度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轮床转运组和轮床转运联合术前用药组)。
“当精神高度集中,面临从未经历的诊断和治疗操作前,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会感到恐惧,由此焦虑不安,儿童会表现得更为直接明显,经常是哭闹不止,而儿童天性喜欢色彩缤纷的事物,小红车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放松情绪缓解焦虑?!闭怕碇医淌诮馐?。
在同样的情况下,如果使用转运床送患儿进入手术室,在推车上面他们只能平躺着仰面看到白色的天花板,单调的颜色再加上转运床上的束缚带,恐惧和紧张自然就会产生,患儿容易哭闹挣扎,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对治疗的配合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儿童还在生长发育阶段,过分焦虑和恐惧可能给儿童带来难以磨灭的心理影响,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儿童在进医院前不哭,在病房也不哭,唯独快要进行治疗时就哭起来了,这肯定是我们还有工作做得不够好?!?/p>
在2012年,张马忠教授开始提出无哭声手术室的概念,通过表演情景话剧“小丑医生”,将术前等候区改造为海底世界,为儿童PAD里下载喜爱的动画片和游戏、AR眼镜等。这些努力在获得儿童欢迎的同时,也取得了明显效果。根据医院数据显示,无哭声手术室启动后,患儿术前准备期间舒适配合度及哭吵率明显改善。术前舒适配合度从63.2%提高至89.5%,哭吵发生率从36.8%降至10.2%,患者满意度从68.8%上升到96.7%,这一模式获得了上海市医疗服务品牌奖。
出生时就带着疝,
X线检查助力诊治
健康时报记者 杨 月
研究题目:病例报告短论文《Bochdalek hernia》(先天性膈疝)
刊载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2018年7月7日
研究作者: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胡晓峰
一般的疝气不是什么大的疾病,只有当疝气发生嵌顿或者危及生命的时候才是急症,有的人,甚至带着疝气过了一辈子??扇绻且桓龈粘錾暮⒆泳头⑾逐奁一故请躔弈?那岂不是连第一口呼吸都是痛!
2018年7月7日,由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胡晓峰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在《柳叶刀》上在线发表题为“Bochdalek hernia”(先天性膈疝)的病例报告短论文。这篇短论文背后是一场争分夺秒、凶险异常的新生儿援救。
2017年4月初,一名瘢痕子宫产妇妊娠38周时在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剖宫产下一名男婴,但婴儿在出生不久就出现呼吸窘迫、发绀症状,此时情况紧急,明确诊断是第一位。
“医护人员迅速通过X线检查,明确先天性膈疝的诊断,同时明确疝入胸腔的脏器,对患儿病情进一步评估,为外科手术提供重要的帮助。”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胡晓峰解释,先天性膈疝简单来说,是胚胎时期膈肌未能完全闭合形成裂孔,腹腔内的脏器在膈肌裂孔处疝入胸腔内。
据了解,先天性膈疝是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原因之一,总体病死率约30%~50%,重症达60%,先天性膈疝的处理仍然是围产医学和外科学的挑战之一。
“在明确了孩子的诊断和病情后,小儿外科治疗团队在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的协助配合下,当天在小儿外科治疗团队、麻醉科等科室的配合下为孩子实施膈疝修补术?;级质跛忱?,术后6个月随访整体生长发育正常?!焙甯嫠呒钦?,影像诊断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治疗方法和手术方法提供参考。
《柳叶刀》最新一篇关于先天性膈疝方面的文章是2002年,已有许久未出现先天性膈疝方面的研究成果供临床参考学习。所以,胡晓峰对这一病例的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并撰写,以求达到疑难的病例普通医师也能秒懂,甚至非医学人士亦能明白的医学教育效果。最终《柳叶刀》予以采纳,编辑邮件回复采纳的原因很简单,“希望80%以上用户读者和医生通过该论文能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有些人是真幸运,
狂吃肉也不怕血脂升高
健康时报记者 吕 霖
研究题目:《A LIMA1 variant promotes low plasma LDL-cholesterol and decreases intestinal cholesterol absorption》(LIMA1基因变异减少小肠胆固醇吸收并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刊载期刊:《科学》(SCIENCE),2018年6月8日
研究作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马依彤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教授团队
我们在体检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的血脂比较高的话,有些人就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尽量不吃肉,觉得吃肉是造成血脂升高的原因。
事实上,高血脂与饮食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在新疆,我们注意到一个明显的不同,同样是爱吃肉,但哈萨克族的人却较少患有冠心病(冠心病,跟高血脂关系密切的疾病,血脂水平长期过高,会引起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在牛羊肉充实的新疆,这种对比尤为明显。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马依彤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教授团队的研究终于解释了这一困惑:原来哈萨克族人有高血脂“?;せ颉薄?/p>
马依彤教授及其团队在长期的一线临床中发现,哈萨克族同胞们平时即便是吃了很多牛羊肉,罹患冠心病的比例也是低的。于是从2007年开始,马依彤教授带领着团队就对心血管疾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流调样本资料各5000例。
团队分析了流调样本的血脂水平,在哈萨克族的一个家族中发现了一个高血脂的“?;せ颉薄狶IMA1,此前LIMA1从没被发现与人体脂质代谢有关。突变后的LIMA1基因可导致人小肠胆固醇吸收效率降低、减少胆固醇吸收,而且该基因的携带者除胆固醇水平降低以外,其余指标健康。
马依彤教授介绍,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升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而LDL-C水平受遗传和饮食双重控制,但目前只有少数影响LDL-C的基因突变被鉴定出来。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测算,我国血脂异?;颊咭汛?.3亿人,饮食结构直接影响着血脂水平的高低,而肉食、蛋奶等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较多,如果你没有新疆哈萨克族人的高血脂“?;せ颉?,则应进行好进食控制,减少些对肉食的欲望,降低胆固醇的吸收。
编辑:赵彦
关键词:疝气 尿失禁 灰指甲 疥虫 顶级医学期刊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