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冬病夏治 三伏贴助力未病防治
三伏天将至,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天气最热的时候,在普通人看来,三伏天酷热难耐,但在中医专家看来,三伏天这段日子却是养阳驱寒、治已病、防未病的好日子,“金贵”异常。那么中医是如何利用三伏天防病治病的呢?我们带着问题采访了东城中医医院的中医专家们,走进三伏贴,了解其防已病,治未病的秘密。
普通人看来伏天是最难熬的,但是在中医看来,三伏天却是不可多得的防已病、治未病的好日子。
东城中医医院骨伤科景子琳主任表示,中医历来有“冬病夏治”的理论,中医有冬为阴,夏为阳之说,“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二所谓的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三伏”期间,这个时候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人体阳气浮越,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此时以辛温祛寒、调理气血的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辅以中医外治法开穴通经,可起到疏通经络,鼓舞阳气,调理气血,调节人体的肺、脾、肾功能的目的,从而达到驱邪外出、增强脏腑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降低发病频率的作用。是中医理论中“已病求治,未病先防”的具体体现,为预防秋冬季节的疾病频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景子琳主任表示,中药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同时,贴敷还能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调节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进而提高免疫功能。
三伏贴治疗呼吸道、骨科疾病效果好
所谓冬病夏治的中药穴位贴敷,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伏贴”。景子琳主任介绍,东城中医医院多年来坚持开展“三伏贴”的贴敷工作,在呼吸道疾病、骨伤科疾病等几个病种上都有相应的特色贴敷,长期的临床治疗证明,三伏贴对于呼吸道、骨伤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冬季由于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发作。景子琳主任表示,人体内阳气不足是患有呼吸道等慢性疾病的根本原因,冬季容易受寒邪入侵,治疗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原,而这类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却常存体内,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同时,对于一些经常手脚冰凉、关节疼痛、肩背部不适,腰腿酸沉无力,后背总觉得有风的骨伤科患者,景子琳主任表示,骨关节病大多是由于经络阳气空虚的时候,风寒湿邪入侵肌里所导致的,所以阳气不充足,是导致骨关节病发作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引阳入督”,因为督脉是阳气汇聚之海,通过“引阳入督”在阳气最旺盛的夏季治疗骨病,顺势引导阳气入体,将寒气逼出体外。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的阳气,有效地预防冬季一些骨病的发作。
多年来,经景子琳主任贴敷治疗的骨伤科患者有很多,其中有一位宋先生让景主任印象尤其深刻。宋先生是一位连续6年在东城中医医院贴敷三伏贴的患者,最早到医院的时候,手脚冰凉的问题很严重,即使是三伏天也得穿着厚袜子,景子琳主任为其进行了三伏贴贴敷,并配以针灸、按摩、热敷等治疗,慢慢地,宋先生脚寒的问题就有了很大好转。从此,宋先生开启式了钻研中医之路,并成为了单位小有名气的“中医专家”,同事们有什么问题都会向宋先生进行初步的咨询,并且宋先生自己还写了数千字的研究中医学的心得。在宋先生的带领下,周围的同事朋友预防保健意识大大提高,很多人也都选择了进行三伏贴贴敷。
中医专家潜心研发 首次推出皮肤病敷贴
近年来,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等皮肤病患者日益增多,对市民造成了很大困扰。为帮助皮肤病患者解除病痛,东城中医医院两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皮肤科专家姚高升教授、黄尧洲教授带领专家团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潜心研制,终于在今年夏天,推出了用于治疗皮肤病的穴位敷贴。
东城中医医院皮肤科专家介绍,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将中草药制成各种剂型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药物可经皮肤直接吸收发挥其药理作用,经皮肤吸收进入的药物可以长时间停留在表皮内,并能逐渐渗透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内,保持长时间的全身性作用。
皮肤科的中药穴位敷贴主要选取背腧穴,背腧穴是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调节脏腑功能之要穴。肺俞是肺的背俞穴,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皮肤润泽,不易罹患疾病,现代研究证实敷贴肺俞穴可以提高肺通气功能,改善肺组织炎性渗出。脾俞、肾俞是脾肾两脏的背俞穴,脾俞培土生金、肾俞纳气固本,这对脾虚湿蕴、先天禀赋不足的皮肤病有治本的作用。大椎为人体诸阳经的交会穴,具有振奋人体一身阳气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病、风疹等外感病症。这些穴位配合选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使上中下三焦相通,阴阳平衡,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病治病效果。
临床上皮肤科穴位敷贴应用广泛,主要适应于慢性荨麻疹、银屑病、慢性湿疹、特应性皮炎、复发性斑秃等。东城中医医院皮肤科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特别为患者准备了三类伏贴:第一类,主治疏风除湿,清热养血,适宜人群为慢性荨麻疹、老年皮肤瘙痒患者;第二类,主治清热除湿,化瘀止痒,适宜人群为慢性湿疹患者;第三类,主治祛风散寒,疏通经络,适宜人群为局限性硬皮病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还配有走罐治疗,耳穴压丸,普通针刺,普通拔罐治疗,温针灸疗法,隔物灸治疗等特色疗法。
三伏贴并非人人适合 贴敷需咨询专业中医师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三伏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为人熟知,很多人也想加入到贴敷队伍中来。东城中医医院中医专家表示,三伏贴虽然效果好,但有一定针对性,不是人人都适合贴。
三伏贴选择的中药都属辛温大热型,适合虚寒型疾病的治疗,不适用于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对于热性病患者,若热天再用热药,无异于火上浇油。同时,老年人中戴心脏起搏器的不宜敷贴;处于月经期、哺乳期的妇女不宜敷贴;儿童长水痘、出疹子的不宜敷贴。此外,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处于急性发热期的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应避免使用。
此外,在贴敷期间,要忌食辛辣油腻、冷饮,嘱多饮水;贴敷当日不宜游泳;注意皮肤清洁。若出现水泡,待水泡消退后再洗澡。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褂芯褪翘蠛笃し艟植砍鱿执萄髂讶獭⒆迫?、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如果在贴敷期间有任何疑问,可以在医院咨询专业中医师再行贴敷。
北京晨报记者 祝凤岚
编辑:赵彦
关键词:冬病夏治 三伏贴 治未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