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旧邦维新的文化自信
中华风度令人迷醉,是我们眷恋的精神家园
中华艺文提倡“道法自然”“造化为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讲究风骨、气韵、境界、器识,并将这些美学原则寄托于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中华文化还得益于汉语汉字的形象性、综合性与浑一性,有它特殊的感染力、表情性与微妙性。中原文化的优胜与各兄弟民族文化的多元,推动中华文化不断扩容、融和出新、绵延不绝。
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风度?!案还蟛荒芤?,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处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高瞻远瞩,凛然大义,塑造了一代代中华民族脊梁。与此同时,中华精英也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动静咸宜,刚柔相济,儒道互补,乐山乐水,阴阳五行,琴棋书画,诗书礼乐,入山出山,方圆内外,大智大勇,素心内敛,进退有道,道通为一。
还有中华诗词、中华书画、中华戏曲、中华故事、中华园林、中华功夫、中华烹调、中华工艺、中华文物……这些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乐生惜生,代代相传,共同延续着中华价值观和中华智美,也为当代生活带来快乐,带来趣味。它们是中国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氛围与自珍自赏的美好心愿的对象化、具体化,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对话的特有媒介。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贡献了重要一极,它的魅力令人迷醉。
有一年笔者在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的晚会上,听到合唱曲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歌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在那样的场合,想起历史上有过的繁荣与美好,感动得热泪盈眶。笔者著文称:“哪怕仅仅为了欣赏辛弃疾的诗词,下一辈子,下下辈子,仍然要做中国人?!贝嘶耙床簧俣琳吖裁?,说读得涕泪交加,此之谓“精神家园”是也。
反省、革新与开放,正是传统文化生命力所在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样的诗句端庄诚挚、循旧图新。中华文化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也是饱经忧患的文化。我们经历了辉煌与艰难、停滞与突破、困惑与焦虑、?;胱?、纷纭与沉淀。尤其是中晚清以降,古老的中华遭遇了日新月异的西方工业文明,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与欺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获得了醍醐灌顶的洗礼,终于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找到了快速发展、通向现代化,同时符合国情、维护传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是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有明显的不足、短板。不管多么好的文化传统,都怕陈陈相因。文化的多重性与复杂性使当下某些文化人对“文化自信”的提法感到困惑。他们非常了解历史上中国文人老生常谈的可悲?!奥驰盘肝寰?,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崩畎追泶痰亩了朗槲抻梦娜瞬辉谏偈弧把罢抡淅系癯妗恼潞未耷锓??”李贺也为呆板的学风感到悲哀。原地踏步就必然会出现老化、僵化、酱缸化腐变,早在唐代,天才诗人们已经痛感到这个问题。元明以后,中国势头明显不济。到清代《红楼梦》中记载的荣宁二府的状况,暴露了其时中华主流文化已经捉襟见肘,难以应对多方危难??梢运怠逗炻ッ巍氛侵谢饨ㄉ缁嶙呦蛎宦?、孔孟主流文化出现危机的一个缩影。而到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面对列强,中华文化现出了全面深重的焦虑感与?;?。清末民初的文化大家王国维自沉,启蒙思想家严复也终入?;室坏?,吸食鸦片而死,显现了文化?;难现匦?。除了更新、革命、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华文化几乎已经无路可走,这才有了新文化运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与各种境外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只有不可救药的糊涂人才会在强调继承弘扬传统的时候反过来否定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潮涌动,百废待兴,我们的文化生活仍然经历了曲折与艰难。终于在今天,我们获得了重提文化自信、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转化与发展的空前历史机遇。
我们背靠的传统,曾经被激烈地批判和反思。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以它为基础的文化自信?
这是因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既有孔孟提出后被官方提倡的修齐治平、忠勇仁义;也有替天行道、造反有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激越拼搏;还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对阶级剥削压迫的指责。而这后者,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的山沟里成长壮大起来的理据。
我们更有新文化运动时以鲁迅为代表的反思批判文化,那是知耻近乎勇的传统,是海纳百川的传统,是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传统。
也正是五四运动与20世纪中国志士与人民的呼风唤雨、倒海移山,表现了中华文化“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雷霆万钧的革命性一面,使中华传统文化经受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激扬历练,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挽救,得以激活。
还有以井冈山、长征、延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传统,也是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的产物,这个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就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比如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愚公移山、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统一战线、批评与自我批评、支部建在连上,一直到“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无不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辉。
我们还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改革开放、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在完善成熟起来的传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全面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才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一国两制……这些思想都带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智慧与品质,是将中国带进全新的历史时期的精神指南。
百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各界优秀人士、文化精英与广大民众,前仆后继,以极大的紧迫感奋斗图强,力求补上科学技术、大工业制造、国防自卫、市场经济、民主法制、改革开放的课,追上全面现代化、全面小康、全面富国富民的世界步伐。这种不甘落后的奋斗热潮也使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勃勃进取的空前扩容和发展创新。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古色古香、奇葩异彩、自成经纬,更在于它生生不息的活力,它的反思能力,它在多灾多难中锻炼出来的应变调适能力,它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精神,它的水滴石穿的坚韧性,它的接纳与深思的求变精神,还有它屡败屡战、永不言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精神。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文化 自信 中华 中国 中华文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