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中国旅游外交走向成熟
旅游外交这一概念自2015年提出以来,迅速成为行动和实践,走向外交前沿。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在达沃斯共同启动中瑞旅游年。2017年6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共同为“中国—欧盟旅游年”标识揭牌。笔者认为,今年必将成为旅游外交深化的里程碑之年。
首先,旅游年活动接连纳入首脑外交行程,标志着旅游外交已从实施国家外交战略的独特手段变为常规手段和有力支撑。
过去两年,中国旅游外交成果丰硕,2015年、2016年成功举办的中韩、中印、中美、中国—中东欧、中墨等5个旅游年实践表明,旅游外交在促进国家间政治关系、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和传播本国文化、展示文明成果、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认同感等方面作用显著,得到各方高度认可。在2017年中国国家整体外交工作部署中,旅游外交所占分量日益加重。
从旅游外交的主要载体——旅游年举办的情况来看,2015年、2016年中国共举办了5个旅游年活动。今年已举办了中瑞、中澳、中丹、中哈、中国—东盟等5个旅游年的开幕式,举办次数之频密,规格之高大,均创造了中国旅游外交史上的许多首次。将旅游年外交活动转化为可持续的制度建设,有望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顶层设计的考虑内容之一。
第二,旅游外交活动纳入国家外交战略整体统筹,标志着旅游外交要超越旅游领域国际合作的角色定位,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上有所作为。
2017年之前,旅游外交就是做好旅游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但近2年来的实践表明,开展旅游外交,不仅能够扩大国家间旅游交流规模,拓展旅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给旅游产业本身带来“红利”?;鼓芄晃壹涔叵捣⒄古嘤袷档拿褚夂蜕缁峄?,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突出强调,要实施旅游外交战略,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拓展与重点国家旅游交流,创新完善旅游合作机制。旅游外交已由部门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旅游外交正走向全面、系统、规?;胤窆艺逭铰越讨校糜瓮饨环窆艺铰灾街矫堋?/p>
第三,旅游外交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标志着旅游外交将在服务与推动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旅游外交提出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具有非凡的活力,究其原因在于自身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出行国家,年出游人次达45亿,庞大旅游市场为实施旅游外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受益于旅游外交活动的积极开展,也为中国旅游企业的“走出去”提供动力和政策支持。
仔细观察每一个旅游年的举办,可以发现活动并非局限于举办开闭幕式这样的礼仪性活动,还有整体的统筹谋划,在每一个旅游年都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设置了一揽子富有广度、深度的活动,极大优化了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路径。如:6月2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工业、创业和中小企业总司关于落实2018年举办中国-欧盟旅游年的协议》,约定在旅游年框架下举办一系列旅游活动,增强双方旅游合作。6月5日,中国国家旅游局和哈萨克斯坦文化与体育部在北京共同主办的中哈旅游合作论坛,设置了中哈专场旅游推介会与中哈旅行商洽谈环节。北京、安徽、海南、新疆等地和阿拉木图市、阿克莫拉地区、南哈州、江布尔州旅游部门和企业代表展示了各自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并面对面洽谈业务。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外交布局,呈现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大好局面。
从发展的角度观察,旅游外交虽然年轻,但两年来,中国旅游外交主动发力、积极进取,双边、多边旅游合作活动精彩纷呈,在主动融入国家外交大局中有效发挥了自身独特优势。相信在2017年,旅游外交更加自信和更加成熟,成为深化旅游外交的里程碑之年。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旅游 外交 中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