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写好行书须“四敢”
行书,在书法实践中,只是一种字体,但它有自身的特点和特定的规律。一般来讲,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法,根据字形,又可细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但无论“行楷”还是“行草”,换言之,无论在行书中,楷的成分多些,还是草的成分多些,都没有游离于行书的本原。也就是说,行书,必须具有扎实的楷书基础,在基于对楷书的理解、掌握和升华中,才能展示出符合书法规则、审美标准和大众感知的理想书体。否则,信马由缰,我行我素,就会将行书引入歧途。行书,看似简单、随意,但它却接受着严峻的审美考验。在国人面前,行书的好坏难以掩饰,无处躲藏,换言之,只要是懂得汉字的中国人,他们都会本能地感觉到行书的好与坏。因为,行书既没有篆书笔画的晦涩,又没有草书线条的难辨。它必须老老实实地接受“大众点评”,只要认字,都能说出一二三,只要是中国人,都是“评论家”。

《刘仁刚书唐·王勃滕王阁序》 书法出版社 2017年5月

赤壁赋(书法·局部) 刘仁刚
在我看来,行书是最难写,也是最难把握的一种字体。因为在书写过程中,你不仅要对书写内容稔熟于心,同时还要兼顾楷书的味道、古人的风韵、连笔的火候等相关因素,至于笔法、墨法、章法这些基本要求,更不能忽视。所以,审视一个业已完成的作品,可能看不出其中的“技术含量”,殊不知,在创作过程中,的确注入了相当多的“添加剂”,属于复杂劳动,这是其他字体无法比拟的。
日前出版的书法册页《刘仁刚书唐·王勃滕王阁序》(书法出版社,2017年5月),是我采用行书字体书写长卷的一次实践。而三年前出版的《刘仁刚大英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集字法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6月),则是采用的行楷字体。都是长卷形式,都属于广义行书字体,算是“姊妹篇”。所不同的是,《滕王阁序》是单纯的一篇文章,记录着唐代王勃的不朽文章,而《集字法帖》则分别从苏轼《前后赤壁赋》(大英博物馆馆藏作品)、屈原《离骚》(美国亨廷顿图书馆馆藏作品)、欧阳修等四人《新唐书·太宗本纪》(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作品)、孔明《前后出师表》(辽宁省博物馆馆藏作品)四篇文章中,遴选1200字集字而成。它们各有特点,给人不同的感受。
我在完成这两部艺术著作时,始终注意把握行书的基本规律。比如,《刘仁刚大英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集字法帖》里《前后赤壁赋》中的“有”“流”“时”“然”“黄”等字,《前后出师表》中的“恢”“妄”“志”“菲”“散”等字,《离骚》中的“步”“虽”“集”“锡”“秽”等字,《太宗本纪》中的“后”“书”“新”“尔”“余”等字,都较好地体现了《集王圣教序》的风骨和灵魂,让明白人说“真”,让爱好者说“美”。而《刘仁刚书唐·王勃滕王阁序》中,选出的“人物简介”(局部),就比较注意区别于行楷,而向行草靠拢,我认为,采用行草字体写《滕王阁序》,可能更符合王勃这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目中无人的天才少年。如果采用行楷,很难表现出他当时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浪漫才情。
综观这两部著作,从书法创作和审美角度,我也总结了一些创作体会,主要包括:
首先,要有足够的自信。自信很重要,没有基本的自信,谈不上起步,更谈不上创作。自信是什么?在我看来,自信,就是要做到“四敢”:即“敢下笔”“敢换材”“敢脱帖”“敢夸张”。所谓“敢下笔”,就是要相信自己,大胆落笔,不要走走停停,不要犹豫不决,更不能东张西望。一个字,大胆写下来,它就保持了“气”和“势”,某一个笔画,某一处结构不好看,不合理,以后再不断完善,再优化;如果总是不敢“见公婆”,遇到困难就退却,或者踌躇不前,则没有必要。不要指望一次就能成功,如果好高骛远,或者丧失信心,都无法到达胜利的彼岸。所谓“敢换材”,是指无论是用宣纸,还是用古绢,关键是要掌握习性。比如宣纸,不同的宣纸吸墨性不同,那重点就该关注水墨配比;而古绢基本不吃墨,那重点是关注水墨均衡。难以想象,一个书家,不懂得绢本、纸本,只能写宣纸不敢用古绢,只能“龙飞凤舞”,太不进取了。所谓“敢脱帖”,是指只适应临摹,而不能大胆“脱帖”,总也不“断奶”,没有总结,没有感悟,没有大胆实践,总是一味模仿、临帖,即使写得再像也没有实际意义。依赖于“拐杖”,那永远走不远,也不会有感悟和不间断的提高。所谓“敢夸张”,就是要继承,要师古,但也要创新,也要融合,也要吸收,甚至还要大胆创新。如果没有有效的吸收,没有大胆的扬弃,就不会有全新的感觉,就会走进死胡同。
其次,要保持较高的境界。也可能有人认为,谈境界是不是太虚了呢?其实不然。当我们进行书法创作时,要营造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要营造出一种“与古人对话”的氛围,要真正地“入戏”,将自己的情感释放出来,融入进去。我们写屈原,要写出屈原的悲怆;我们写苏轼,要写出苏轼的感伤;我们写孔明,要写出孔明的担当;我们写王勃,要写出王勃的情怀。如果没有“字外功夫”,怎么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怎么能有“开口说话”的灵性?
最后,要始终追寻美感。大家都知道,书法创作讲究“笔法”“墨法”和“章法”。而这“三法”,事实上是书家后天的加工和处理。这实际上就是在“化妆”“美容”甚至“整容”。而中国的汉字,本身就具有天然的美,具有美的规律,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够看到它的“素颜美”,是否找到了美的规律。如果我们每一位书家,具有对美的理解,具有发现美的规律的能力,在师古与创新的融合中做到游刃有余,那才够得上是书写,才算得上“法度”。有些人可能缺乏对美的标准、美的定义的理解,满足于表皮化的东西,疑惑于书法之外的因素影响,忽视了对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的追求,盲目从众,过于功利。这样,行书就无法写好。
(作者:刘仁刚)
编辑:杨岚
关键词:行书 书法 字体 王勃 作品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