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大学师生关系亟待再构建
在大学校园诸多关系中,师生关系属于微观层面,不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正是这种师生关系,最容易在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它就像血液在学生身上流淌,融入其中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精神,以及学生自身发展出来的主体意识、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这也是为什么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校园教育依然重要、课堂教学依然重要的根本原因。然而,当前大学校园的师生关系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滋润学生的成长。
大学师生关系现状不容乐观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通过师生关系实现社会化教育的育人功能。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现状不容乐观。
一是师生间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学是学生长身体、完善心智的重要阶段。这时的学生渴求交往,渴望友谊,但部分学生缺乏交往的勇气和途径,部分学生担心被人看不起而怕与人交往,还有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交流。可想而知,学生们非常需要教师的关心、引导和帮助。但不可否认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不容易。且不说一些公共基础课动辄一二百人,师生间交流机会很少。即使是小班教学,研讨课也不一定能上起来,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讨论、提问题的欲望,也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怎样提。加上一些教师受科研、聘职称、生活等方方面面压力的影响,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关注不够,与学生课外交流的时间也很少。
二是师生间缺乏思想和情感的沟通。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限于知识交流,更多的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通过互动彼此接纳、相融,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顺畅。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教师讲课语言幽默、表情丰富,特别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学生抬头率就会高。学生听懂后那种喜悦的表情又会反过来激励教师?;褂校氪锏嚼硐氲慕萄Ч?,教师需要有激情,这种激情不是做作,是自然的流露,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所教内容的兴趣和感情。当教师把自己对于知识、对于真理、对于高尚、对于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真诚地向学生表达出来时,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学生就有一种满足感和对教师的感激之情。遗憾的是,目前一些课堂教学特别是“两课”教学变成了一种知识的单向传输过程,失去了师生间应有的互动、交流与争鸣。
三是师生关系存在功利化、庸俗化现象。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今日之大学校园已非充满书香的“象牙塔”,师生交往动机和行为的功利性越发凸显。例如,一些学生以教师话语权的大小和掌握学术资源的多少作为师生交往、选择导师的出发点;一些学生平时忙于考证、学车、兼职等,经常逃课,考试抄袭、舞弊,为了60分过关,向教师要分数;一些教师忙于科研、社会兼职,对于教学工作投入不足;一些教师为了获得较好的评教结果,上课时取悦于学生,不敢严格要求;在一些学校,学生入党、评优、就业等工作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益交换的烙印??梢钥闯?,大学师道尊严传统、师生伦理关系正在消失,师生关系趋于扭曲。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刻不容缓
自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大学扎下了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赖于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有理智、有能力、有创造的健全生命来培育,而师生关系在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启迪学生精神世界、塑造学生发展愿景、提升学生社交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重视师生关系建设,是对育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已刻不容缓。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具有主导作用。身教是教师育人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对教师身份的约束。言行不一是导致教师在学生中缺乏信任的重要原因。师道尊严的回归,要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
教学是一种让学生也让教师改变的互动活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空间的发展,大学教育理念、模式、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唯一的传播者,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和汲取者。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形成民主、协同、互动的新的教学关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学关系,还包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由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崇拜,或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会自然地产生人格、精神和情感方面的传递和交流。有专家指出,教学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教学方法,而在于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应该从情感入手去构建师生关系,将真诚、理解、尊重、民主、平等的理念融入师生关系中。
学校要规范备课、教学、作业、辅导四个教学环节,用制度保障师生间的交流。同时对可能导致的教师的工作量翻番,学校应给予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大学还可以建立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习、科研、生涯规划给予指导。
改革考试方式,纯化师生关系。虽然大家对教考分离还有不同的认识,但不可否认,这样做有利于客观反映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促使教师自觉地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组织教学,注重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严格教学要求;也促使学生端正学风,消除考试要分数的现象。
还有一点,就是客观看待学生评教。学生评教在创立之初,其目的是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学生评教活动出现了某些“变异”和“失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为此有专家建议,大学应开展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活动。学生评教主要是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投入精神,而同行评价则主要着眼于教师教学的学术水平。一旦随机性的相互听课活动开展起来,教风必然会有较大改善。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学生 师生 教师 关系


加拿大东部一炼油厂发生爆炸事故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
《福寿圆满》贺年专用邮票发行
特朗普说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将于年底离职
“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阿根廷卫星
飓风“迈克尔”即将登陆美国佛州
“联盟号”MS-10飞船即将发射升空
日本植树访华团第33次访华 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