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透过砖砚学历史· 会稽秦砖汉瓦砚品鉴
文人雅士在书房案头摆上一两方古砖砚,古香古色,顿使一室生辉。望着砖上的文字图案,凝思遐想,让人仿佛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望见2000多年前,一群泥瓦工匠正在辛勤劳作,秦砖汉瓦的泥坯正从他们手中制成,宫殿寺庙一座座地崛起……忽而大厦倾覆,一切都埋入地下……而俯首而拭,却已化作笔耕砚田,卧于案头。
东晋 宁康三年松柏常青祥云古砖砚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传万古而不朽,历劫难而如常,流千年而永存”。它集文学、历史、书法、绘画、雕刻与金石为一体,浓缩了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地域风情、民风习俗、审美情趣等信息,具有历史、艺术、使用、欣赏、研究、收藏诸方面的价值。它见证了中华文明文化发展的历史,承载中华民族的智慧,不但是艺术珍品、国之瑰宝,也是华夏文化艺术殿堂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初钢笔、铅笔和圆珠笔相继出现,以及当代电脑的普及应用,使砚台这个为人类服务几千年的文房之宝逐步退出了实用的历史舞台。人们对砚文化也渐渐淡漠遗忘,越发陌生了。
中国的金石学肇始于宋代,在清代乾嘉之际形成学派,并于清代晚期达到高峰。唐、宋、明时期的拓本多以唐碑和宋明刻帖为多,金文拓片占有一定数量,其他若砖文、陶文则十分罕见。到了清代后期文人书画篆刻家十分重视新出的金石资料,因此除了金铜碑石拓片以外也开始搜集瓦当、砖铭、陶文、封泥等文字的拓本。古会稽地区的汉晋砖铭由于承载着历史、书法、篆刻等重要信息,并因其数量庞大,而受到清代文人书家乃至当代书家的青睐,因此砖铭资料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汉 万岁不败旭日东升古砖砚
“砖”在我国古称为“甓”,南方地区的古砖外形多为长条形。在考古工作中这些古砖由于较为常见,多没有被予以重视。其实古砖上各种字体皆备,是古代书法遗存中活的“演变发展史”,其铭文、画像真实还原了古代民间的一些社会风俗、宗教信仰,是宝贵的实物研究资料。
以古砖制砚,借金石为书画服务,可谓“传万古而不朽,历劫难而如常,流千古而永存”。历史上曾作为进献皇帝赏玩的贡品。能古为今用,弘扬文化;陶冶情操,保值升值,藏家珍宝。
传世古砖砚多为秦、汉和晋砖。因年代久远,上多有图案文字,构成独特的古朴美和装饰美。其两侧或背面多模印纪年文字,记述制造年代、地点、制作者姓名;吉语铭文,寓意子孙后代吉祥如意;还有人物图像等,纹饰古朴简约。所以古砖砚历史信息丰富厚重,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编辑:杨岚
关键词:砖砚 古砖 透过砖砚学历史 会稽秦砖汉瓦砚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