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刻着“永和九年”的古砖,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浙江 东晋 “永和九年”砖拓
什么是“租?!?/p>
西晋时太康、元康年号铭文砖数量大制作精?!疤等晁暝谌梢嗽录仔缢芬蝗赵旃χ艹谐肿廒!弊┩兀┏鲇谡憬嘁Ψ嵘?两爱堂说出自上虞小越镇),对于“租冢”的话题,我所知的观点有两种。

西晋 “太康三年岁在壬寅八月甲戌朔一日造功周承敞林租冢”拓片
余姚学者商略先生认为租?!翱赡芾醋缘笔钡奶厥庹卧颍杭?,因长江以北之中原屡受‘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等等变故,大量世族及平民迁徙江左。早期迁居者因为没有自己的土地和家族墓区,或是没有在江左长久居住的计划,只能向本地土著世族租赁墓地,待正式定居后,再迁回先人棺枢。
因为政局更迭频繁,战乱不断,大部分租赁的墓主,不可能再被迁回原籍,也没有被子孙回葬新置的家族墓区。
于是,大量‘租冢’出现了?!北本┙鹗Ъ彝趿障壬虺帧肮赜谧廒?,浙江有大吉买山地摩崖”刻石以及“本砖文字为篆书,应是官方文字。证明此租冢时期由官方审定”的观点。
太康三年即公元282年,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一统江山并锐意革新,励精图治,之后十年西晋经济发展,社会相对繁容稳定,成为史称“太康盛世”的历史上升期。至于篆书砖铭则屡见不鲜,此“太康三年”篆书的书写并不规范,制作虽称精工书法却不是最美的。
我觉得王琳先生把“租冢”与“买山”联想倒是一条好思路。浙江传世的“大吉买山”摩崖刻石、东汉“建宁元年山阴五风里番延寿墓莂”、三国吴“神凤元年壬申三月六日孙鼎作莂”等文物,说明该地有敬畏土地公和山神的风俗,选择墓地要郑重其事,小户人家限于经济能力,治冢规格和规模相对简陋,达不到作“买卖”的程度,谦称“租?!?。“买山”镌刻在摩崖,墓莂、砖铭制作了随葬交付地下,阴阳两界的交易即告完成。
“永和九年”及两晋砖铭
“元康三年□日溧阳钱作”铭文砖出在江苏溧阳的老城区,砖为楔形,小端锲刻纹饰似为“三光”。

溧阳 西晋“元康三年□日溧阳钱作”砖拓
“三光”者,班固《白虎通·封公侯》曰:“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弊印八到!逼剑骸吧戏ㄔ蔡煲运橙猓路ǚ降匾运乘氖?,中法民意以安四乡。”
大端砖铭反书十字,没有常见晋隶那种蚕头燕尾过分程序化的俗态,苍劲古拙,有一种骨力强健的纵逸之势。

浙江 西晋“太安二年岁在癸亥八月一日句章夏造”砖拓
稍晚的“太安二年岁在癸亥八月一日句章夏造”砖出浙江,西晋惠帝司马衷时物。“句章”古城名,是宁波地区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传为越王勾践所筑,秦汉、两晋为会稽郡属县,东晋隆安四年后遭毁弃。
书法清朗典雅,沉静蕴蓄若有仙风道骨,雕模制作亦精致逾常,线条凝练紧结毫不松懈,绝非一般俗手所能,乃砖铭中上乘佳作。这两品西晋砖铭,可窥江浙一带当时书法气格的高迈和制砖工艺精美之一斑。
东晋却有“江左风流王谢家”。因西晋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中原满目疮痍,世族举家南迁,“衣冠渡江”王谢豪门世族带来的影响及魏晋后逐渐形成的独特审美观念,给人全新的精神气质和艺术境界。

东晋 余姚丈亭镇“咸和元年岁在丙戌八月廿日李氏”砖拓片
东晋余姚丈亭镇渔溪村出的“咸和元年岁在丙戌八月廿日李氏”砖,楷法精熟,体势纵逸灵动,气息清朗雅正,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晋人品藻嵇康说“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借评此砖亦无不可,而固化的唐代楷书,于此真可行个注目礼并在内心发出由衷感叹。

浙江 东晋 “永和九年”砖拓之一

浙江 东晋 “永和九年”砖拓之二

浙江 东晋 “永和九年”砖拓之三

浙江 东晋 “永和九年”砖拓之四

浙江 东晋 “永和九年”砖拓之五

浙江 东晋 “永和九年”砖拓之六

浙江 东晋 “永和九年”砖拓之七

浙江 东晋 “永和九年”砖拓之八

浙江 东晋 “永和九年”砖拓之九

浙江 东晋 “永和九年”砖拓之十
东晋“永和九年”砖为藏家的热捧,因公元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挥毫写下的名篇“兰亭序”,成帝王、书家的万千宠爱和心摹手追物,遂演化成藏家爱屋及乌的一个书法情结。
这十品砖铭拓片,正反书都有,或恣肆奔放,或秀气内敛,隶意楷法乃至行书体势皆具,都出自浙江北部区域。
不难联想到上世纪60年代对“兰亭序”真伪的论辩时曾引用过同时期的砖志等出土资料,虽血脉相通,但金石本体和笔墨纸张的区别,犹如龙子九样各有神通。材质的不同和用途的分明也注定其表现上的各自为政,存在的只是一种大而笼统的共同规律。
从设计、制模、脱坯、烧造多道工序,砖铭体现的多为理性和共性。作为金石欣赏和创作借鉴,砖铭不可或缺,从书写的角度来论证彰显个性的兰亭序墨迹的真伪,却并不贴切。
在此罗列的十帧“永和九年”砖拓尚且面目各异,但与兰亭论辩中列举的砖志同一时代,性质相似气息相通,对比传世的兰亭墨本,差异就更加一目了然。

南朝齐 “桓幽州八世孙之墓 齐永明三年”砖拓
若以艺术鉴赏为目的,隋唐以后的砖铭便会少人关注。得自湖南长沙的南齐永明三年“桓幽州八世孙之墓/齐永明三年”砖铭,时在公元485年。简捷明快的楷书体列至此渐至成熟,用笔刚健,若刀砍斧凿,神似北魏“龙门二十品”。

北魏 “太和十一年”砖拓
而晚它两年的“魏太和十一年”北魏反书砖铭,出自山东青州地区,隶意尚存,却有一丝南方砖铭平正淡雅意趣。

南朝梁 “大同十一年作”砖拓
浙江南梁砖铭“大同十一年作”借了鲁迅用过的同名砖砚大名和相关故事,成藏砖人的尤物。虽天趣尚存,但气息弱,线条偏向绵软。

隋 “仁寿四年作”砖拓
公元581年隋朝立,隋文帝的第二个年号是“仁寿”,公元604年的“仁寿四年作”砖铭正是“仁寿宫变”,隋炀帝上位之年。
秦汉时的朴拙厚重,刚健使气之风渐行渐远,魏晋的天趣不在,已现疲软颓势的书体,预告着“唐法”的必然。
编辑:杨岚
关键词:永和九年 砖拓 浙江 东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