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郑必坚: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强国
作者: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郑必坚
中国共产党是面向未来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百年征程历史基础上继续强有力地引领各族人民,大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因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能够实事求是,联系群众,自我纠偏,永葆青春活力。至于中国网信事业的发展,在从1994年我国全面接入互联网至今的“上半场”,中国共产党已经敏锐地抓住了历史给中国的一次难得机遇,带领中国人民难得地站在了全球朝阳产业的第一方阵中。在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的“下半场”,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推进网信事业发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网信事业发展的深刻观念,并且围绕这个观念,系统阐述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突破核心技术,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关系,增强互联网企业使命感责任感,以及为网络事业提供人才支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放眼世界范围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势,联系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深感这篇讲话真正是一篇面向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的宏大纲领,是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网信事业是人民的大事业
“以人民为中心”,应当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应对信息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基本立场与基本方针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革命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时代,是我国网信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前提。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而又坚定地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蔽颐堑耐攀乱荡颖局噬侠此凳侨嗣竦拇笫乱?推动网信事业发展是为了人民。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深刻革命,而且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新觉醒,标志着人类文明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敏锐的政治判断力,深刻地指出:“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蔽夜尤牍驶チ?0多年来,不仅已使7亿网民享受到了互联网这一新空间新平台带来的新生活,而且全社会都感受到了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巨大进步。这样的历史大变动,生动反映了近代史上曾经错失工业革命机遇的中国人,今天抓住了信息革命的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敝凑闹泄膊扯源吮匦胗星逍训娜鲜逗驼返姆秸搿U攵哉庵只龊吞粽酵诘母丛忧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网信事业发展思想。我们体会,正是这个“以人民为中心”,应当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应对信息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基本立场与基本方针。
首先,中国的网信事业是人民的事业。
“以人民为中心”六个大字,指明了中国的网信事业不姓别的,姓的是“人民”。而当前在国际范围,网信时代究竟是强权称霸时代,还是人民为中心的时代,是摆在世界面前的一个大是大非问题。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世界各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针大相径庭。有的是为了控制世界舆论,有的甚至把互联网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颠覆别国政权的工具。凡此种种,都从根本上背离了互联网应有的时代精神。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自觉,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互联网,坚持网信事业是人民的大事业、网信时代是人民的大时代。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互联网发展问题上的世界观。
其次,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是为了使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穿着一条基本的“办网”路线,就是为人民办好互联网。中国网信事业的发展,从大处讲,是为了抓住机遇、赶上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细处讲,是为了给人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还满怀对广大农村人民的深厚感情,专门指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的短板”,要求“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表明了中国经由解决农村互联网短板来解决“数字鸿沟”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决心。从指导方针到具体要求,事事处处想的都是“造福人民”。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互联网发展问题上的价值观。
再次,建设网络良好生态是为了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
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对他们关于国家、关于社会、关于工作、关于人生的看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
那么,怎样对待这种情况呢?有种观点认为,互联网太复杂、难治理,不如一封了之、一关了之。针对这种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国开放的大门不能关上,也不会关上。”他还进一步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因此,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特别是,对网民的观点和看法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网络群众观。
最后,推动网信事业前进靠的是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网”路线,不仅要“为人民”,还要“靠人民”。无论网络发展还是网络治理都要依靠人民,推动网信事业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的治理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包括增强互联网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要接受人民群众对互联网的监督。人民的监督和批评,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不仅要欢迎,还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我们高兴地看到,远的不说,“4·19”讲话发表一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网信事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包括《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国家网络安全法》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有力推进了讲话精神的落实。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网络 安全 网信 互联网 事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