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吕百利:怎样提升党的网络执政能力
作者: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吕百利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即时性、匿名性等特征使之具备了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它的覆盖面极为广泛,而且有着极高的普及率,对政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资源的今天,如何利用、整合这些信息资源去加强社会治理已经成为我们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络化带来的新问题要求党提升执政能力,同时也给党的执政方式带来巨大变化
网络化给党的执政方式带来巨大变化。网络技术深刻地影响着党的执政方式,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首先,网络党建是党在执政过程中逐步适应网络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创新,它将传统的党建工作延伸到网络领域,执政党可以利用网络更便捷地向各个领域和群体阐述党的执政宗旨和目标,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其次,网络问政拓宽了党群沟通的渠道。近几年来,不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地方干部都开展了网络问政活动,民众可通过网络渠道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而领导干部也通过这种新的方式收集民情社意,这也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一种新方式。最后,电子党务极大地节省了党的执政成本。如视频电话会议、自动化办公等手段提高了党的执政效率、降低了执政成本。
网络化带来的新问题要求党提升执政能力。首先,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要求党在执政能力上作出相应调整。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因此一些虚假信息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其中不乏一些国外敌对势力通过网络传播的虚假信息,企图动摇我们党的执政根基。而网民本身的辨别能力良莠不齐,这就可能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为此,党在执政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一变化强化网络阵地建设,推动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压缩虚假信息的生存空间。其次,非理性的政治参与活动挑战党的执政能力。网络使大众获得了诉求表达渠道,也调动了民众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的热情。但由于缺乏约束性,部分网民在表达政治诉求时处于非理性状态,丝毫不受社会道德责任的约束,这种失序的政治参与扰乱了社会秩序,给网络执政带来挑战,同时,这也要求党要及时根据这种新情况调整执政策略。
如何利用网络引导社会舆论是对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验
网络执政水平有待提高。在网络化时代,公民已经习惯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事务的观点和态度,是大众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但相对来说,一些党政干部运用网络进行执政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一些党员干部对于网络执政缺乏正确认识,没有意识到网络给公民的政治参与、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所带来的变化,依然以传统工作方式来应对社情民意,忽视网络民众的意见,甚至对网民通过网络表达意见这种方式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提升党的工作效率。此外,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因受年龄、学习能力等的限制,不能熟练运用网络来处理党务工作。
缺乏引导社会舆情的能力。网络已经成为民众公开表达言论观点的重要阵地,如何利用网络引导社会舆论是对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验。但当前党政干部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具有一定的迟滞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舆情甄选能力弱,网络所承载的信息量是以往任何一种媒介都无法比拟的,而且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某些党员干部缺乏在海量信息中甄别真实民意的能力。二是网络舆情引导能力不强,公民利用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其言论自由权利的使用,而执政党需要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才能消除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营造健康的舆论氛围。但当前某些地方党政干部的网络舆情处理能力不强,尤其是遭遇突发事件时,个别党政干部采取“封、堵、拖”的舆论应对方式,这给了谣言可乘之机,容易导致社会恐慌。
网络化的管理机制不完善。网络化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也阻碍了党的执政方式快速适应网络化。首先,有关网络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针对网络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制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ぬ趵返确煞ü?。但总体来看有关网络信息的立法是滞后于网络发展的。其次,网络执政管理比较混乱。随着中央层面的倡导,地方各级党政干部都积极尝试网络化执政新方式,但在人员配置、责任划分、具体执行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这导致网络化执政管理较为混乱,甚至带来网络泄密问题,增加了网络执政难度。最后,对网络执政的监督力度不强。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监督平台,而实质上网络监督是相互的,不仅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对党的执政行为进行监督,执政党也可通过网络对民众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并及时把握大众心态,以纠正自己的工作。但由于受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党政干部很难收集、辨别、追踪网络虚假言论,削弱了网络的监督作用。
网络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政干部要学习网络知识及技术,提升网络执政能力。一是要对党员干部进行网络观念培训,使之认识到网络执政是时代发展趋势所在,是党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党政干部要抛弃狭隘、陈旧的思维方式,具备创新精神,积极适应网络化给党的执政工作带来的新变化。二是要对党政干部进行网络知识培训,如可以在党??柰缰凑纬?使之掌握网络传播工具的使用,并学习网络传播的规律,以便更好地利用网络来开展工作。同时还要强化对党政干部的网络教育培训,可利用网络远程教育渠道,这样能够扩大网络化执政教育的覆盖范围,方便基层党政干部通过网络学习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除此之外,在对党政干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考核评估环节,防止党政干部对网络化学习敷衍了事,督促他们真正掌握网络化背景下党的新执政方式。
要重视网络舆论分析,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在网络化时代,舆情的形成具有即时性、全民参与性等特点,党在执政过程中要想把握舆情,需要对那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高度关注,及时判断分析舆情走向。而执政党要想引导舆论发展,必须建立网络舆情反馈机制,形成自己的宣传阵地。此外,为应对突发事件,我国还要建立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当前,一些社会突发事件的信息往往会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播,并迅速引发大众的网络讨论,为此要想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稳定社会情绪,防止谣言产生,便需要立即启动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快速提供权威信息,以免网络虚假信息混淆视听,误导舆论发展。
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形成网络监管机制。当前网络中充斥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已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尽快推动有关网络的立法。针对当前网络立法缺乏统一性、法律层级较低等问题,我国可出台一部有关网络的专门法,在内容制定上要注重法律条文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使之真正起到约束网络行为的作用。在网络化背景下,执政机关不可能对所有的网络信息和网络行为进行全面监督,因此要想规范网络行为,还需要加强对广大网民进行网络伦理教育,使之意识到网络政治参与既是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义务,必须遵循网络规则,逐步形成网络道德监督机制,使之自觉维护网络秩序,这对预防网络违法行为、防止违背道德的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②高桂云:《网络媒体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执政能力 党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