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当科学家”失去吸引力 谁偷走了中国孩子的科学梦?
“当科学家”缘何失去吸引力
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主要受到内心的召唤、社会引导和社会评价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影响。很多人可能会因为社会评价而放弃了内心,比如,以名利来衡量的话,当明星可能比当科学家更光鲜。
孙云晓认为,学业和职业选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高中生未来选择职业的标准,首先是适合自己,其次是收入、稳定性、能力发挥、工作环境等。按照这些标准,科学技术职业的吸引力不如那些与经济相关的职业,比如企业管理人员,也不如那些时尚的职业,比如设计师。
“价值观的变化可能是一个更深层的影响因素?!彼镌葡治?,一些青少年不愿意从事工作负担重或需要做出牺牲的职业,而学习科学专业或从事科学技术职业恰恰给人们这样一种印象?;褂幸恍┣嗌倌暝嚼丛角阆蛴谟畔瓤悸墙鹎蒲Ъ际醪⒉槐蝗衔且桓龌乇首愎桓叩闹耙?。另外,为了适应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未来社会,许多青少年可能会认为掌握更多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知识要比科学更加重要。
别让“教育”把科学兴趣“教”没了
是否还有其他地方出了问题?
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对科学的兴趣,对后续学习以及是否从事科学领域工作有预测作用,而大部分人的科学兴趣是在14岁前建立的。
知名创客教师、北京景山学校吴俊杰表示,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老师要做的是如何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带他们走进科学之门。
然而,事情不尽如人意。
每三年进行一次的PISA测试,主要针对全球15岁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和科学方面的评估?!扒榫郴笔荘ISA的特色,每道题都是一个蕴含多种科学知识的社会情境。我国此次位居总分榜第十,拿到高分的学生比例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运用知识解决情境中“真问题”的能力不足。
吴俊杰说,在我国,科学教育向来以“教”为主,只有小部分科学老师会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空间。“科学教育的目的当然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科学家,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探究,像工程师一样动手实践,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依据证据得出结论。同时,让他们对自然中更多的事情感兴趣?!蔽饪〗芩?,“千万不能在‘教’的过程中把他们的科学兴趣弄没了?!?/p>
中国教育学会科学分会秘书长蔡矛表示,让孩子爱上科学,需要从中小学课堂做起。全社会科学素养的提高,应该从中小学科学课抓起。
编辑:梁霄
关键词:吸引力 中国 孩子 科学梦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