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朱良志:中国传统艺术的心境和智慧
中国传统艺术的趣味
清代画家八大山人,在1695年画了一幅《鸡雏图》,画上有题诗:“鸡谈虎也谈,德大乃食牛。芥羽唤僮仆,归放南山头?!闭馑木涫擦怂闹植煌娜松?。
“鸡谈虎也谈”,是讽刺魏晋时期的清谈,道家哲学在知识之外,追求一种内在生命的表达,这是中国思想的重要传统倾向。人没有知识不能生活,我们都是求知的,但在今天信息爆炸、知识高速累积的时代,我们有时候发现,知识的寻取正好跟我们生命依存成反比的,我们积聚了很多跟我们生命追求相反的东西?!暗麓竽耸撑!?,是说无数的标准,支配人们的生命,人们只有遵循的命运。在五代北宋以后,禅宗思想和道家哲学汇流,带来重要的变化,追求生命自觉成为文人艺术的重要方向。“芥羽唤僮仆”,由古代斗鸡的习惯说争斗对人性的摧残,在一个熙熙而来、攘攘而去、为利益角逐的世界中,人很难获得心灵的平衡?!肮榉拍仙酵贰?,是说一种从容的、自在的生活,生命的自足。
八大山人这首小诗,就是要超越为利益而角逐、因知识而纠缠、匍匐在别人阴影之下的存在方式,还是一种自在的独立的生命展现方式,追求内在生命的圆满,这正是中国人趣味之所在。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趣味的一个缩影。
一、 拙趣——大巧若拙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拙”是中国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在中国不懂得“拙”,就不知道怎么做建筑、造园林、刻印章、写书法、画图画、品戏曲,它是艺术中的一种根本性趣味。拙跟巧是相对的,老子讲“大巧若拙”,大巧是最高的巧,拙是不巧,最高的巧是不巧,他的意思并不是要追求不巧,老子的根本思想,是要超越巧和拙的知识对立。一般来说,人总是喜欢追求巧,而不喜欢不巧的东西。如工艺,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但古代有一句话叫“大匠不斫”,是说最有本事的工匠人,没有雕琢的痕迹,中国艺术在巧拙的思考中包含着深邃的智慧。
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是清代康熙到乾隆时期一个著名书画家,他把中国古拙传统推到极高地步。他曾在一幅梅花图上用他特有的古隶题有七个大字:“损之又损玉精神”,“玉”是梅花,“损之又损”来自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的道是“损”道?!拔廊账稹笔侵泄帐醯囊桓龆?,是要从表象世界走向真实世界,追求内在的东西,“损”道不是做减法,“损”道就是拙道。中国的艺术,如黑白的问题,就是一种“损”道,有一句话叫“大白若黑”———最光亮的东西看起来并不明亮,它要超越外在的光明与隐晦之间的知识对比,让内在的生命世界明亮起来。
中国人特别喜欢石头,“石头”也呈现了一种拙趣。老子说:“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崩献硬辉缸鲆豢楝f琭的美玉,虽有令名,但经过刮垢磨光的无数次打磨,成了被塑造的对象,这样就是有为,背离自然之旨。他宁愿“珞珞如石”———做一块坚硬的未雕的石头。道禅哲学认为,“既雕且琢,复归于朴”,它重视的是原初的、本原的生命真实。
儒家好玉,道禅好石,两种不同的思想指向,正好反映对秩序的不同看法,也体现出不同的人格指向。没有理性的社会是混乱的社会,缺乏礼仪的人生是粗鄙的人生。但当知识、理性、礼仪发展到与人的真实生命追求相反的程度时,就成了人的生命的负面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两种思想都有价值,相互补充,以成传统中国思想之大观。
文人艺术对假山有一种偏爱,它有特别的美感。西方建筑前一般有雕塑,多是与宗教有关的人的形象;而中国人的建筑没有这种东西,但一般却有假山,假山就是中国建筑前的雕塑。
据一园之形胜,莫若山。无山则不为园。叠山理水,其中叠山又占有重要位置。水系易成,山势难立。山势立,则一园风景之大概已具。假山是人们运用石料“叠”的、“掇”的,做出一片风景,也演绎着创造者的一片灵心。真正的叠石者,不是简单的“石工”,而是独抒性灵的艺术家,杂乱之石,叠起胜景,配之以明花疏树,延之以陂陀平冈,引之以涧瀑清泉,幕之以藤情蕉影,再辅之以蓝天白云、月上柳梢,其凛凛风神,爱煞人也。故应知,不到园林,哪知春色如许;园无假山,怎疗烟霞痼疾!
前人以瘦、皱、透、漏四个字来概括假山的美,这四个字核心意思就是“拙”?!白尽本褪前亚傻亩魅サ?,把目的性的东西去掉,要巧夺天工。我很喜欢明代计成的一句话:“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他强调:一切艺术都是人作的;作得就像没有作过一样;作得就像天工开物。他突出中国艺术的一个基本思想,一切艺术都要在遵循自然的原则下规避人工秩序。这里面正体现出一种追求“拙”——天趣的精神。
所以,大巧若拙不是愚蠢哲学,而是让你放弃外在目的性的攫取,追求内在真实的体验。
二、 古趣——超越时间
讲古,一般会想到复古,它是对过去法式的遵从,但古趣并不是复古。真正的古趣是超越时间的,古趣是把“古”请到眼前,和“今”来做对比。就像松尾芭蕉俳句道:“蛙跃古池内,静潴传清响”,青蛙跳到千年的古潭中,突然传出幽幽的声响。一个当下的鲜活,突然融入到往古的幽深中去。明初有人题倪瓒画的两句诗说:“千年石上苔痕裂,落日溪回树影深”,千年的石头上,苔痕历历,黄昏时分,人来到山林,落日余晖落在历历的苔痕上,影影绰绰,当下的顷刻与往古照面,这两句评论就是要突出云林画的不同凡常的永恒感。这种对永恒的追求,这种高古的情怀,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之一。
中国艺术似乎总是为这种永恒而存在的。当进入它的世界中,似乎使你抽离现实的时空,抽离那无限的一地鸡毛,被置于一个孤迥的境界中,突然感觉是如此的孤寂,冷月高悬,永恒就在心中。岁月如流,人生不永,我们所把握的是非常短暂的片刻,但即使有绚烂的展现,亦是暂时的。超越时间,在时间的背后,在花开花落的表象世界背后,在生成变幻的物质变化节律的背后,去追踪生命真实的显现。这是中国艺术中非常微妙的东西。
宋代罗大经写道:“唐子西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他在唐子西的诗中识得人生的韵味,体会到独特的生命感觉。时间真是一种感觉,在无争、无斗、淡泊、自然、平和的心境中,似乎一切都是静寂的,一日有两日,甚至片刻有万年的感觉都可以出来。正所谓“懒出户庭消永日,花开花落不知年”。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陈洪绶,总是以高古的气味而坚持他的特点,他是一个造型能力极佳的艺术家,尤其对色彩的辨析流露出天才的禀赋。但他的画往往有一种变形的呈现。他的《蕉林酌酒图》,高高的芭蕉林,旁边有奇形怪状的假山,假山之前有一长长的石案,石案边一高士右手执杯,高高举起,凝视远方,若有所思?;孀蟛嗟氖鞲杓干戏抛挪韬?,正前侧画两女子,拣菊煮酒。整个画面极富张力,昭示着时间的久远,穿过时间、超越生命,这幅画气息高古,更是一种对心灵永恒寂静的肯定。
白居易的一首小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刚刚酿造出好酒,炉子已经生起来了,火正熊熊,天气阴沉,要下雪了,那我们能不能喝一点呢?文词极其优雅,天要下雪了,要喝酒来温热。其中含有禅宗所说的“红炉点雪”的话头,熊熊的火,飘进雪花,忽然间就融化了。这是中国艺术的崇高境界,是一个彻悟的境界。古,就是把永恒请过来和现在对话,衡量现在的价值,寻求艺术超越表象走向真实世界的内在魅力。
三、 活趣——气韵流荡
中国的艺术充满了活趣,那种内在的腾挪,那种鸢飞鱼跃的精神非常感人。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要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荡,要有活泼的韵致。中国的艺术是要人加入到这个世界,去感受这种活泼,所谓“流水淡然去,孤舟随意还”,并能够在这种气氛中,人和世界相与往还。
中国文化中的世俗化非常重要,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远保持生机的基础。因为我们在世俗化中能体会那种活泼,尽管世俗,但是我们不至于庸俗。我们向往清静的生活,但是反对清高的做派,我们希望自己内在品格的身份,但不追求贵族的气息。所以中国的艺术就像山林里面的花草树木、林间的鸟儿一样,随和、从容、活泼。这是一种特别的哲学精神。
中国园林的亭子是定式,是园林中重要的设置,“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像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亭子是休息的地方,亭子也是气场中的一个点,人坐在上面,偶然看向远方,又把远方的景色拉到眼前,所以这就是舒卷自如,推挽自得,惟其胸中无一物,坐观天地得景全,“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似乎坐在一个浮动起来的气场之中,加入到世界的洪流中,所以亭子的设置总是在很重要的地方,它能给人呼吸,让人俯仰自如,吞吐大荒,融到世界里。中国人对这方面的哲学真是太痴迷了。金农有一幅画,讲的是一个人睡在荷花上,“消受白莲花世界,风来四面卧当中”,清澈的河塘,荷风四起,在这个流荡的世界,人也加入其中的回旋,突然之间人像加入到一个高莽的宇宙中间,万物皆于我,浑然与天地一起。
南宋时期的大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这幅画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曾经到上海博物馆展出过。月光下面微微的光影中间,一个人坐在小船中,专注的神情,船向前倾斜,钓者和着月,沐着夜色,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份清幽、独立,这份人和世界同流的精神,令人感动。
倪瓒的晚年作品《容膝斋图》,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应该是他传世中的代表作。这幅画有极高的艺术水准,画面很简单,一座萧瑟的寒亭,亭子旁边有一些小石头,亭子的中间是一湾瘦水,远方是一痕远山。一痕远山、一湾瘦水、一座小亭、几颗枯木,就构成了这幅画的主体。亭中空空如也,象征着人的宅寓,人生如寄,在茫茫的天际中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当中,人所站的空间是这样的狭小,一座小亭子,一个容膝斋,只能容下一个膝盖的居所。他讲人的有限性,“一向年光有限身”,时光就是这么短暂,生命就是这样脆弱。
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中国哲学告诉我们,当你超越这种有限,荡去有限和无限的局限,融入到世界中,就会感觉到一个天大的世界,真是“半在小楼里,灵光满大千”。人的内在的大、内在的充实,不是知识的丰厚,也不是财富的累积,而是人心的灵静,“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币桓龀渎踩诘娜?,他会影响人,他的生命中就有光,这种光芒就会照耀世界。因此,一切都是建立在自己内在的圆融中间,这是内在的一种超越,而不是外在的获取。
中国的艺术为什么有很多的深山老林、枯木寒林,有很多没有生命的气息和生机呢?这是因为它的活泼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这正是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佛教中讲“法固寂然”,最寂寞的地方就是最活泼的地方,就是要把心灵放飞出来,它挣脱世间种种的束缚,还自己内在充满圆融的生命以自由。(郭海瑾记录整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朱良志 中国传统艺术 心境 智慧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