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胡愈之与《西行漫记》
1937年10月,一部名为《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的书籍在英国伦敦出版。它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通过深入陕甘宁边区,在与一批著名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交谈后创作的采访纪实报告集。 然而,距离伦敦戈兰茨公司首次出版这部书不过4个月,由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胡愈之先生所译,以“复社”名义印制的第一版中文译本就在国内发行了。 于是,这部书籍便有了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西行漫记》。
《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对革命的诸多疑问,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到陕甘宁边区,成为来到这个红色区域采访的第一个西方记者。
到达陕北后,斯诺见到的第一个中共高级领导人是周恩来。很短时间的接触,周恩来给了斯诺这样的印象:“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诬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此后,斯诺又见到了毛泽东、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等人,与他们进行了十分深入的交谈。此外,为获得第一手资料,斯诺从保安(当时的临时“红都”)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是和国民党部队作战的前沿阵地了。最后冒着炮火,他又折返保安。在获得了大量、丰富、新鲜的采访及实地考察资料后,返回北平的斯诺,开始写作一系列通讯报道。当然,这批报道最先是斯诺供职的英、美数家报纸发表的。发布之初,便因其全然不同的形象和声音,引起轰动。接下来,这些作品被汇聚起来,由英、美几家大的出版公司发行,这就是《红星照耀中国》的大致来历。
出版后不过几个星期,这部书行销五版、10余万册;第二年元月,这部书的美国版本由著名的兰登书屋发行。接下来,俄文、法文、瑞典文本……很短时间内,该书成了一部国际上十足的畅销作品。
一部有着这样内容的作品,对于通过“合法政府”的宣传来了解中国现实的外国人士,当然异常新颖,所以受到欢迎是很容易理解的。可在中国国内,由于当时资讯的不发达和一边倒的媒体宣传,真正了解这样内容的人并不多,所以将它们传递出去,甚至比向国外发行还更重要。当然,由于当时国内的政治背景,要将这样特别的一部《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发行,难度反而比向国外发行要大得多。
在这样的形势下,时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国际宣传委员会负责人的胡愈之,组织翻译了这部《红星照耀中国》的中文译本。
“星二座谈会”上的决定
胡愈之担任负责人的国际宣传委员会,是专门对外国记者发布消息的一个机构。每天下午3时,他们都在上海国际饭店顶楼召开茶话会,招待外国记者?;嵘?,国民党部队的代表先报告战讯。当然,他们也没有多少靠得住的报道,外国记者不感兴趣。
为了传布真实消息,宣传委员会把当时从秘密的中共临时办事处(即八路军办事处的前身)那里得到及听到的消息,编成文稿、译为英文、印成单张,等到国民党代表一讲完,就把这材料分送给记者,非常受欢迎。由此,胡愈之认识了很多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是这些外国记者中的一个。
斯诺当时的公开身份是燕京大学教授。北平(今北京)沦陷之后,他来到上海重操旧业当记者,替几家英、美报刊写稿。相识之后,斯诺告诉胡愈之,他曾去过陕北,并给胡愈之看了许多在陕北期间为一些战士、群众以及共产党领袖人物拍的照片。有一天,斯诺收到英国寄来的一部作品样本。外国出版社有规矩,要把印出的第一本样书给作者审查。胡愈之向斯诺借阅,这就是那部后来闻名中外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原本。
回到家中,胡愈之细细阅读了该书,发现这真是一本难能可贵的著作。可当时胡愈之还不完全了解斯诺的情况,对于这部书中谈的内容是否切实可靠,还不能肯定。于是,他去找上海中共临时办事处的刘少文了解情况。
刘少文刚从陕北回来不久,他告诉胡愈之:斯诺确实到了陕北,毛泽东亲自接待了他,他们之间谈了很长时间;斯诺的许多材料,都是经过记录、翻译,又经毛泽东审定的,所以书的内容是可靠的;从斯诺文章表达的态度看,对我们也是友好的。经过这样一番了解,胡愈之决定组织人,马上把这部书翻译过来。
当时,胡愈之与一些进步文化人组织了一个“星二座谈会”,即每周星期二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地下室餐厅集会,讨论研究抗日宣传问题。在一次座谈会上,胡愈之提出翻译出版这本书。大家听后,一致支持这项工作。
胡愈之虽然决定翻译这部书,可是并没有什么资金支持。理解这样情况的人,都同意参与翻译该书,同时相约不取稿酬,有能力者还为书的出版奉献一点资金。胡愈之找到斯诺,希望他能将该书交由他们翻译出版。斯诺表示支持,他不仅将自己珍贵的样本赠送出来做翻译底本,还将版权无条件让出。
《红星照耀中国》一共12章,30万字,由12人每人分译一章。没有更多底本,这个珍贵的样书,被拆散开来,各人回去自己翻译。
作为组织者,胡愈之做了大量工作。首先,作品中的许多内容,在以前是完全不了解的。一些事件、人物,几乎不知道该如何翻译。胡愈之一方面找斯诺进行询问,另一方面通过从陕北根据地回上海不久的刘少文了解。
斯诺告诉胡愈之,他在陕北与周恩来谈话时,是详细作了记录的,之后再念给周恩来听,经过周的核正,才写成校订过的草稿。对毛泽东的采访,是吴亮平做的翻译,连续十多日。当时毛泽东谈兴很浓,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毛泽东在讲述时,斯诺先按口译的英文记下,然后整理、进一步誊清,再由中英文俱佳的黄华(后曾任外交部部长)翻译为中文,交毛泽东。经毛泽东审阅、修改后,将修改内容再通过黄华在英文稿上改订,退还斯诺。所以有关毛泽东的谈话部分,斯诺认为是忠实谈话者原意的。这一部分,成了后来许多年人们了解、研究毛泽东的最原始,也是最基础的材料。
编辑:曾珂
关键词:西行漫记 红星照耀中国 胡愈之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