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董恒宇:草原在哪里?
当草原保护与牧民致富得以良性循环,游牧文明得到回归,草原会再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自由美好景象。
董恒宇
我们的祖先从草原和森林走出,开垦农田,建设城市,现在穿过高楼大厦的隙缝,窥视草原那片茵绿,仍会感觉草原才是心灵永久的家园。在草原人民的心中,家的概念是整个草原。在广阔的草原上,草原人世世代代赶着马、牛、羊群,逐水草而迁徙、游牧。
笔者曾问草原上老牧民:“为什么不定居在一个地方?”他庄重地答道:“如果在一个地方定居,地母神额托格会很疼的。只有我们游牧和迁徙时,地母神身上的血液才畅流,她才浑身舒爽。”牧民们虽然说不出高深的理论,然而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对万物的这种温情厚意,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天然地把自己的行为与大自然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在几千年迁徙和放弃中,草原民族才对草原实现了永恒的拥有。
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主体,历史上对草原、对游牧文明缺乏完整的理解,如开辟荒地要斩草除根、称老百姓为草民、称土匪为草寇;大家都明白草原牧区有提供肉食乳品皮毛等的经济功能,但对草原的生态和文化功能知之甚少,缺乏保护意识。近些年来,特别是国家启动草原生态补奖等政策,退化的草原在逐渐恢复,草原的生态功能逐渐被世人认识。草原歌曲唱响祖国大地,传播着草原文化。
草原生态是草原文化、游牧文明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几千年来蒙古高原的人口在30~50万之间波动,现在草原的人口翻了10倍以上,牲畜数量更是迅猛增长,草场严重超载过牧,草原生态退化;游牧游不动了,才出现了圈养和禁牧问题。但我们调查中发现了新的苗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撤乡并镇、学校撤并,牧区新的一代青年人大多进城镇生存,很多年老牧民领取生态补奖资金后,将牧场入股合作社,进城照看孙子,牧区的人口在减少,有一些嘎查(蒙古族的行政村)人走村空??梢栽ぜ疲?0年之后牧区的人口还会大幅度减少,这一方面缓减着草原的人口容量,同时也为游牧的回归提供了契机。笔者调研中也看到,有万亩左右草场的牧民们在自觉轮牧、倒场放牧,随着牧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的健全,草原生态的恢复、游牧的范围还会逐步改善和扩大。
现在,我国百姓餐桌上,粮食、蔬菜、肉蛋奶各占三分之一。肉奶食品的质量安全涉及家家户户每一个人。牛羊是反刍动物,必须吃草方能健康生存。牛羊吃了高质量的饲草才可能生产高质量的牛奶和肉食。而农区的奶牛饲草大多以秸秆为主,牛奶的产量和质量难以保证,所以才出现了加入外源性乳蛋白的三聚氰胺事件。
因而,发展生态草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是保障肉奶食品安全——也就是保证我们的生命质量。欧美和澳洲等一些国家对草业十分重视,将其看做“绿色黄金”,澳大利亚更称其为“立国之本”。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畜牧业发达国家,草业已成为支柱产业。我国要改变“重粮轻草、重畜轻草”的传统观念和思维,要树立“立草为业”的理念,像重视农业一样重视草业,像重视基本农田一样重视基本草牧场,像补助养猪一样补助养羊。我们要制定“动物福利法”,给予动物以每日四小时以上的散步权利,保障动物心身健康才能保证肉奶的鲜美;建立草原?;こばЩ萍床菰;び烧咝圆菇毕蚍杀U献?,典型草原逐渐由禁牧向草原平衡过渡,恢复轮牧、倒场等传统方式。
建立国家草原公园、草业示范区、游牧文明保护区等,在这些保护区,游牧迁徙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方式、一种无形资源。将这些资源配置在体验休闲探险等新型产业中,牧民的角色由牧人变为导师,教我们如何骑马射箭、搭建蒙古包,如何骑着骆驼走出沙漠、如何放牧迁徙乃至制作奶酪、肉食,如何唱歌舞蹈。这个时候牧民的收入就由肉奶制品为主变为新型产业收入为主———这将使草原?;び肽撩裰赂坏靡粤夹匝?。随着游牧文明的回归,草原会再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自由美好景象。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董恒宇 草原 草原?;?#32;牧民致富 游牧文明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