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问题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ぐ谏嫌畔鹊匚弧G胛省豆婊僖肥侨绾喂岢拐庖灰蟮模?/strong>
答: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目前,沿江工业发展各自为政,沿岸重化工业高密度布局,环境污染隐患日趋增多。长江流域生态环境?;ず途梅⒄沟拿苋找嫜现兀⒄沟目沙中悦媪傺暇粽?,再按照老路走下去必然是“山穷水尽”。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多次明确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在?;さ那疤嵯路⒄?,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而不是又鼓励新一轮的大干快上。这是长江经济带战略区别于其他战略的最重要的要求,是制定规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ず托薷闯そ肪嘲谠谑滓恢茫沧ゴ蟊;?,不搞大开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生态功能分区,划定生态?;ず煜?、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强化水质跨界断面考核,推动协同治理,严格?;ひ唤逅ǔ缮现邢掠蜗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生态廊道。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ず透纳扑肪常氐闶茄细裰卫砉ひ滴廴?、严格处置城镇污水垃圾、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严格防控船舶污染。二是?;ず托薷此?,重点是妥善处理江河湖泊关系、强化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沿江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三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重点是加强水源地特别是饮用水源地?;?、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四是有序利用长江岸线资源,重点是合理划分岸线功能、有序利用岸线资源。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有效利用市场机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建立地区间、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一是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建立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明确各地区环境容量,制定负面清单,强化日常监测和监管,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责制度。对不符合要求占用的岸线、河段、土地和布局的产业,必须无条件退出。二是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完善长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应急体系,推行环境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建立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的区域联动机制,研究建立生态修复、环境?;?、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三是建立长江生态?;げ钩セ啤Mü钩セ频确绞剑し⒀亟∈斜;ど肪车哪谠诙?。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实行分类分级的补偿政策。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上中下游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进行横向生态补偿。四是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贯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推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效模式。
【问题6】在《规划纲要》主要任务中,对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如何考虑的,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有哪些?
答:交通运输体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先手棋。要着力推进长江水脉畅通,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率先建成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
一是提升黄金水道功能。全面推进干线航道系统化治理,重点解决下游“卡脖子”、中游“梗阻”、上游“瓶颈”问题,进一步提升干线航道通航能力。统筹推进支线航道建设,围绕解决支流“不畅”问题,有序推进航道整治和梯级渠化,形成与长江干线有机衔接的支线网络。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加大相关资金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快长江船型标准化步伐。坚持安全第一,提高客船安全标准,完善危险化学品船舶技术规则和运输管理。积极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船舶,加快淘汰低效率高污染老旧船舶。健全智能服务和安全保障系统,加快长江水运预防预控和应急救助能力建设,增强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和溢油应急船舶建设。优化整合长江干线渡口渡线,加强渡运安全管理。
二是促进港口合理布局。强化港口分工协作,统筹港口规划布局,优先发展枢纽港口,积极发展重点港口,适度发展一般港口,严格控制港口码头无序建设。鼓励大型港航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采用商业模式整合沿江港口和航运资源。发展现代航运服务,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态,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服务。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以航运中心和主要港口为重点,加快铁路、高等级公路等与重要港区的连接线建设,提升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枢纽港与铁路、公路运输衔接互通。
三是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围绕建设长江大动脉,加快铁路建设步伐,优先实施消除铁路“卡脖子”工程,形成与黄金水道功能互补、衔接顺畅的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加快建设高等级广覆盖公路网,有效延伸黄金水道辐射范围。优化航线网络,提高主要城市间航班密度,培育和拓展国际运输航线,积极发展航空快递。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油气管网,加快建设主干管道,配套建设输配体系和储备设施,提高原油、成品油管输比例。
四是大力发展联程联运。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要求,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有序发展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行效率,增强对产业布局的引导和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多式联运,鼓励发展铁水、公水、空铁等多式联运,增加集装箱和大宗散货铁水联运比重,提高公水、空铁联运效率,提升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
【问题7】请问在强化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哪些考虑,提出了什么举措?
答:创新驱动是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要牢牢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集聚度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走廊。为此,《纲要》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主要有:
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打造创新示范高地,支持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二是强化创新基础平台,加强长江经济带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立和完善一批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产业专利联盟。三是集聚人才优势,国家各类人才计划结合长江经济带人才需求予以积极支持,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建立高水平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鼓励地方或企业对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给予一定的薪酬补贴。四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整合优势创新资源,打造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服务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创新链,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五是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公众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力量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技术成果转让中介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ぶ捶?。
二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动传统产业整合升级,依托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整合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引导生产要素向更具竞争力的地区集聚?;贫痔?、石化、有色金属、建材、船舶等产业改造升级,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二是打造产业集群,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技术产业化和应用示范,联合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四是积极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研发设计、金融保险、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电子商务、融资租赁、服务外包、商务咨询、售后服务、人力资源等服务业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五是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支持现代传媒、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推动文化业态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有鲜明特色的长江文化基地。
三要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一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提升关键系统及装备研制能力,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加快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二是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实施沿江城市宽带提速工程,持续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和农村光纤入户,提升宽带用户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加快4G移动宽带网络建设。三是促进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先进高端制造业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
四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一是突出产业转移重点,下游地区积极引导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以内需为主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上游地区转移。中上游地区要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承接相关产业,促进产业价值链的整体提升。严格禁止污染型产业、企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二是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推进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促进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积极利用扶贫帮扶和对口支援等区域合作机制,建立产业转移合作平台。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和管理。三是创新产业转移方式?;剿鞫嘀中问降牟底坪献髂J?,鼓励上海、江苏、浙江到中上游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共同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实现利益共享。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领导小组办公室 答记者问


世行行长金墉将提前卸任
脱欧与时间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辞职
白宫与民主党磋商未果 美政府“停摆”继续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博索纳罗宣誓就任巴西总统 强调恢复经济消除腐败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