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我国火星探测器外形首次公开 2030年可取样返回
火星车能源供给比月球车困难?
“它外观上类似于载人航天的返回舱。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大气减速后要把伞打开;之后要把大底抛掉,利用反喷发动力来反喷进行制动,最后离火星表面很近的时候利用支撑腿、减速机构来减速?!闭湃偾潘怠?/p>
由于远距离数据传输的大时延,要求火星车必须具有很高的自主能力。同时,火星光照强度小,加上火星大气对阳光的削减作用,火星车能源供给也比月球车更为困难。
“这些都使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更具难度和复杂性。火星探测绝不是以往工程的简单复制。”张荣桥说,今年年初火星工程立项,在陌生环境中要实现“环绕、巡视、着陆”,有着一定技术难点,正是对火星情况的不确定性,才激发人类探测的兴趣,在国外火星探测成功率不到50%。
人类为什么要不断探测火星?
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人类已经开展了43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的仅有一半。我国在成功实现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之后,开展火星探测是一种必然选择。
为什么要进行火星探测?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地球较近的行星,而且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类似,是人类开展行星际探测的首选目标。在太阳系中,金星和火星都是地球的近邻。但是,金星上的环境过于严酷,温度超过450℃,浓密的大气中充盈着硫酸液滴,气压高达地球大气压的近百倍,而火星则是继月球之后人类的又一块新大陆。
相关专家表示,地球和火星,就像是太阳系里的两兄弟?;鹦巧弦灿写笃?,还有着跟地球相似的自转周期,也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人们现在关注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更关注火星是我们地球的过去还是地球的未来。尽管我国在探测火星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挑战,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思维和手段来解决。
□盘点
人类历史上的火星任务
人类使用空间探测器进行火星探测的历史几乎贯穿整个人类航天史。1960年,前苏联向火星发射了第一枚探测器。紧接着就在四天以后,第二枚火星探测器升空。然而这两枚火星探测的先行者却连地球轨道都没能到达。
1964年,美国也先后向火星发射了两枚探测器:水手3号和水手4号。其中,水手3号发射升空,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枚成功到达火星并发回数据的探测器;水手4号于1965年7月14日在火星表面9800千米上空掠过火星,向地球发回了21张照片。
伴随着陆续的火星探测计划,人类开始在火星上有了新发现。2004年,欧洲航天局宣布,“火星快车”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存在冰冻水。这是人类首次直接在火星表面发现水。
紧接着人类有了把人送上火星的想法。2004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争取在2020年后以月球为基地把人送上火星。时隔4年后,俄罗斯空间研究所也宣布,争取在2025年前把一名俄罗斯宇航员送上火星。目前美国宇航局拟订了载人登陆火星的新计划,打算在2031年2月派宇航员远征火星。按照计划,重达400吨的载人飞船从地球飞到火星,将需六七个月的时间,加上在火星停留及返回,整个过程约需30个月。
□征名方式
国防科工局向社会征集航天工程名字并不是首次,此前“嫦娥三号”月球车命名“玉兔”、中国空间站取名“天宫”、“嫦娥四号”探月都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集思广益。2013年,经过1个月多提交作品和网友投票,月球车“玉兔”从“探索号、揽月号、钱学森号、追梦号”等10个名称中脱颖而出。专家说,在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
国家航天局网页:http://www.cnsa.gov.cn/ 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页:http://www.clep.org.cn/中国火星探测微信号:zg-hxtc(记者潘珊菊)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我国火星探测器 外形 首次公开 2030年 取样返回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