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Doctors》示范职业剧怎样讲好故事

清醒开颅术考验着医患信任。

过去的不良少女刘慧静。

慧静对奶奶十分依恋。

慧静能否克服对爱情的恐惧令人期待。
【剧里剧外】
《Doctors》不是第一部以医疗行业为背景的职业剧,就目前来看,不论是职业环境还是理念传达,都在有条不紊地朝着理想的方向推进。显而易见的是,韩剧越来越胜任于刻画某一社会群体在荧幕中的形象,加上已经基本摆脱了拖剧情的坏毛病,在短短16集的容量中,游刃有余地说好了故事。
职业剧应摆脱以爱情为主线的套路
美出新高度的朴信惠和老牌男神金来沅近期新作《Doctors》牢牢霸占韩剧收视顶峰宝座,为下半年的韩剧井喷期开了一个好头。
韩剧在抒情方面的功力向来十拿九稳,然而近几年大红大紫的作品都成功地操作了多元母题的剧情。比如说,《匹诺曹》围绕着正义母题,在真实与谎言的交织中探讨职业道德和人性善恶,《太阳的后裔》通过爱情与职业的矛盾冲突展开爱国主义母题?!禗octors》则通过多条人物线索以及时空对照的方式,精彩地讲述了成长的故事。
《Doctors》中文名是《女流氓慧静》,讲述的是女主角刘慧静从“女流氓”成长为精英医生。这个成长的过程被处理得非常现实主义。虽然她因为学识、学历和专业技能使得社会身份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但是慧静的家庭出身和复杂的过往,仍然阻碍了生活的一帆风顺。过去人生中的第一位救赎者奶奶的意外过世反而成为了慧静克服自我的考验;过去帮助她度过磨难的孤僻性格,却逐渐演变为在爱情和亲情道路上无法圆满的关键。
慧静如何越过这些内在的障碍,是本剧真正令人期待的亮点。同时,也正是她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导致了她在职业、爱情、亲情道路上的失落和潜在的困顿,多重成长线索的交叉,使得矛盾自然展现。
除了女主角之外,男主角如何治愈童年的创伤、如何摆脱畏惧的阴影,女二号如何走出因为原生家庭而造成的胜负欲困扰和顽固偏见,还有医院中的众多医生如何战胜过去的故事……都是在“成长”这个宏大的命题下,通过相互人生的交缠和彼此性格的影响,顿悟与忏悔,救赎与被救赎。
一些成长故事讲得不怎么成功的影视剧往往在“成长”的主客观条件上栽了跟头。要么粗糙地将角色所经受的外界影响一笔带过,或者用一些千篇一律的套路打发了事,使得剧情松散脱节;要么由于演技的不过关或者人设单薄的问题,使得主观变化变得唐突和尴尬。这就是为何有些影视剧安排了大大小小的“哭点”以及一波接着一波矛盾爆发的高潮,却仍然令人感到乏味和莫名其妙。任何矛盾的出现都不是凭空捏造,任何情感的变化也不是空穴来风,这一切都需要以对人性的思考和对时代的观察为基石。
而故事的主干立不住脚,也会拖累爱情线。因为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能将重点放在无往不胜的爱情母题上。然而即便情感故事曲折绵延,最终却未必能用“爱”来自圆其说。这些剧情的套路往往是以爱情为动机,让主角们做些匪夷所思不符常理的事;再以爱情为原力,所向披靡地应对所有磨难;最后,所谓的“团圆”和“成长”,也就是唱几幕浪漫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与此相对比,《Doctors》里的爱情顺着各位主角的成长故事自然发生,才会令观众感到期待。这样的自然而然的成长和因此埋下的伏笔,在逻辑之内推动了对矛盾的爆发和剧情的递进。毕竟,现实生活中,有谁的人生是以爱情为主线的呢?
职业剧应通过角色体现复杂人性
目前国内的职业剧往往具有两个误区:要么一味地讲求职业伟大,主角光环的过分耀眼,使得故事失去真实感;要么职业身份沦为陪衬,感情戏一家独大,任何职业的展示方式都是同质化的,没有亮点。与处理感情戏的原则一样,职业剧只有先将每个角色当做真正的人来看,因其在性格、天赋、原生家庭、所受教育、人生意外等等不尽相同而在职场中呈现不同的样子,剧情才能有血有肉。
2014年韩国的另一部医学剧《没关系,是爱情啊》也成为该年大热的水木剧。该剧以精神科医生为背景,他的出发点在于现代人背负的精神压力以及人们因生活而遭受心理创伤。即使是精神科专家,也或大或小地承受着精神疾病的困扰。女主角因为家庭原因和与男主角的意外相遇,造就了她同时具备病人、医生和病人家属的三重身份。即使没有看过该剧也可以想象得到,当专业知识与无法理性的感情碰撞在一起,治愈与被治愈转换,接受与抵触的矛盾,会使得剧情多么精彩。
相比于国产剧荧幕上一些“用一个表情演戏”的小鲜肉,在韩国的医疗职业剧中,演员总能用成熟演技将大量内心戏和病发的情景诠释得相当精彩。而观众在欣赏俊男美女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能窥视到某个职业群体身上的心理矛盾和喜怒哀乐,通过这些我们感受到一种熟悉的生活复杂性,因而不论你在社会中承担怎样的角色,都会激起大量的情感共鸣。
从《Doctors》的已播剧情来看,有不少矛盾已经得到了体现。首当其冲的就是医患双方对死亡的不同情绪。女主角作为家属时面对奶奶的离世充满了对当值医生的埋怨和仇恨,但当她成为医生时,面对自己救不了的病人时又该如何表现?再比如,当一个你深爱的或者憎恨的人成为你的病人,作为医生该如何面对?还有更加尖锐的民生话题,对于经营医院的不同态度——一个庞大的医院应该首先考虑盈利还是慈善,这两方的支持者又会怎样对待自己的职业?
当我们去透析刘慧静这个角色时,我们会看到她身上所兼有的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感,又会看到私人化的一面——她有隐隐散发的复仇之心;我们会看到她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坚强,又可以看到过往创伤阻止她在情感上的成熟。再去观察洪志宏这个角色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老师的成熟、作为明星医生充满魅力和能力的一面,又可以看到他在面对权力角逐之时的无力感。我们都在社会中具有多重身份,这些身份促使我们产生变化,不同身份之间也会产生互动和冲突,在这样的交叉影响下,才会形成人的复杂性。
职业剧应反映社会问题
一部好的职业剧,能够达到的积极效果甚至是社会层面的。电视剧在塑造职业人形象、讲述行业故事的同时,形成了群体形象表征,对于大多数不了解这个群体的外部人群来说,电视剧的话语建构形成了他们对这个群体的认识。尤其对于诸如医务人员这样的群体,因其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经常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如今甚嚣尘上的医患冲突,除了现实身份的不对等和相关制度的缺失之外,媒体所呈现的形象偏差也应负一定责任。一方面,一些媒体为了轰动效果,包括新闻媒体的失实、失衡报道,电视剧中损害群体形象的桥段,造成了医生群体的污名化现象,导致患方形成怀疑情绪,增大了矛盾产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在媒体语境中医患双方往往被放置在冲突的两边,比如一些电视剧会安排双方大打出手的镜头,这样的呈现激化了群体冲突,同时也形成了不良示范。
早在《太阳的后裔》大红大紫之时,就有相关业者指出,以偶像爱情为包装,与军人生活的巧妙结合,用平和叙事达到了宏大主题的呈现。尽管有着或大或小的瑕疵,但该剧对于军人以及医生的塑造上无疑是成功的,尤其是对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思考上,相当具有感染力。
就《Doctors》已播剧情来看,观众有理由对它可能达到的深度有所期待:除了表现神经外科医生为了手术所承受的身体和精神双重压力这些“必选”的内容之外,本剧也直面医患双方在立场上的根本冲突——患者对医方的超高期待与客观存在的医疗风险。
所幸,如前所言,迄今为止《Doctors》的表现令人满意。它通过各种不同的病例,来展现医生与患者的互动,包括感谢、同情、愧疚、责任、信任等等。尤其表现了在医生看似看惯生离死别的“冷漠”外表下,内心实际上产生的种种冲击和思考,这种细腻且多样化的情感描写在其他手术室故事中很少提及。而编剧也大胆触及社会敏感话题,将医院的管理者大致分为追求盈利和坚持公益性质的两派,并提出了医院如何在保证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坚守救死扶伤底线的问题。也许电视剧最终也无法给我们一个答案,但至少给了你我一个思考的契机。对于一部职业剧,能带来这样的思考,已经足矣。
□豆包(剧评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Doctors》 职业剧


土耳其一架军用运输机坠毁3人丧生
旅马大熊猫“靓靓”诞下第二只宝宝
哥伦比亚一架军用直升机坠毁至少7人遇难
西班牙庆祝圣安东尼节 民众“骑马跳火”
兰州榆中黄土高坡上演“水母灯光秀”
冬季不荒芜 这里上演“丰收喜宴”
带工作照回家
福建漳州现大型蚂蚁雕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