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夏日综合征 原来是上火惹的祸

图/视觉中国
芒种节气刚刚过去,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夏季模式。夏季气温高、暑气重,容易引起头痛眩晕、大便燥结等上火症状。要远离这些症状,最好少吃麻辣小龙虾这些“辛辣系”食物,可以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如酸梅、山楂等。
夏至将到,上火也随之而来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健康除了受自身因素影响外,还与所处的季节、气候、环境等有关。季节交替的时候,这种外界条件的改变也容易影响人体健康。
随着芒种节气的到来,气温也逐渐攀升,不少人都会有头痛、口舌生疮、大便燥结等上火症状。其实,刚刚过去的春季,也是上火多发的季节,这与春季的气候特点有关。中医认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阳气开始上升,这种外界的气候变化同样会影响人们的身体状况,容易引起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下降。按照中医的观点,这些变化容易导致影响人体内肝脏、胆及胃肠蓄积的内热,持续一段时间,便会影响人体内阴阳平衡,出现内热症。与此同时,“春雨贵如油”,春季雨水较少,气候相对干燥,人体内的水分又容易通过出汗、呼吸等大量消耗,这也容易加重上火症状。在西医看来,这些症状为炎症反应;中医则认为,这些症状是上火反应,与人体不同脏腑的“火热之邪”有关。“火”会沿着人体经络上行,表现在头面部、口腔、咽喉等部位。
随着从春季到夏季的过度,这些症状也随着季节特点发生改变。容易上火、疲劳,精神差、胃口不好等,是很多人容易出现的“夏季综合征”。中医认为,夏季暑气重、热毒盛,人往往容易产生厌倦懈怠,还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心浮气躁、食欲不振等上火症状。
上火,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
除了外在的天气原因,一系列上火症状也与人们在夏天的饮食习惯有关。夏季的高温并没能浇灭人们的热情,尤其是在傍晚,三五朋友一起,相约饭局,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常规项目”。至于火爆程度,北京的簋街就是典型代表,晚上九十点钟,虽然已过“饭点”,在有些门店外,依然有顾客排起长队。
餐桌上,以麻辣小龙虾为代表的“麻辣菜系”绝对是这个季节当之无愧的主角。有报道称,一家连锁餐饮店,夏季仅麻辣小龙虾,每天能卖出50吨。至于人们钟爱“麻辣菜系”的原因,似乎并没有定论,尤其是在辛辣饮食本不是主流的北方地区,似乎就更难以理解,也有人认为,高温季节,辛辣食物反而能够逼出人体内的热毒,颇似古装片中的“以毒攻毒”,温度高了,吃出汗了,似乎也就吃爽了。
事实并非如此。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很容易出汗,这也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如果贪食麻辣烫、麻辣小龙虾、水煮鱼等“辛辣系”食谱,很容易在体内“点火”,加重上火症状。有些人会出现痔疮、牙痛等,也有些人脸上会长痘痘、嘴角出现糜烂。
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的出现,意味着人体生理功能失去平衡,神经调节能力变差。此外,有些人还容易出现情绪不稳、紧张、易疲倦等反应。专家建议,出现上火症状时,要注重自身调节,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 提醒
离你最爱的麻小远点吧
事实上,这些由“上火”引起的症状,如果注意调节是可以避免的。从饮食上来说,除了不要过多摄入“麻辣小龙虾”外,可以适量多吃一些可以清热降暑的食物,如冬瓜、绿豆、海带、菌类及胡萝卜、马蹄、西瓜等。也可以用一些常见的中药煮水当茶喝,例如菊花、金银花、莲叶等。
夏季人们容易食欲不振,还可以适当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如酸梅、山楂、菠萝、猕猴桃、柠檬等,不仅可以增加胃液酸度,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还能够增进胃口。
除了去火,夏季饮食的另一个重点便是去湿。除了通过增加水分排出体外,将湿邪带走外,还可以适量运动,适量排汗,同时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另外,冬瓜、丝瓜、黄瓜、苦瓜、番茄、萝卜等,不仅能去火,还能够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湿气排出体外。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编辑:赵彦
关键词:夏日综合征 上火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