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花样放水”显示货币政策正日趋灵活
央行使用短期货币流动性安排工具,体现了央行货币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相对于大体量的降息降准显示出了调控技巧的进步。
据媒体报道,2016年4月,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7150亿元,其中期限3个月3115亿元,6个月4035亿元
中期借贷便利,是央行采取抵押方式,通过商业银行向市场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它可以提供市场流动性,补充市场流动性不足;同时也可以稳定中期利率政策,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央行频繁使用中期借贷便利等等“花样放水”手段,其目的依然相当明确,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以配合今年中央政府确定的稳健略显宽松政策顺利实施。
或许有人会问,在现有商业银行存款准备率依然较高的情况下,央行完全可通过降准来释放流动性,可为何不用、却反而不厌其烦地使用中期借贷便利来影响市场流动性?这不显得多此一举吗?
从直接原因看,由于汇率波动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引发人民币贬值,导致资本有所外流及外汇占款持续减少,从而流动性供给总体收紧,二季度又是商业银行贷款旺季,如果不适度补充流动性,会影响到商业银行贷款发放。尤其是面对4月份企业缴税与MLF大量到期可能造成的流动性缺口,此时央行通过MLF操作提供中期流动性供给就显得更加及时。
而且,4月份以来,市场对央行增加流动性供给一直存有期待。4月是季度首月,因上季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收,当月财政存款净增量往往较高,将形成流动性回笼;更关键的是,4月中旬有5510亿元MLF到期,在外汇占款增量不济的情况下,金融体系可能出现流动性缺口,只能冀望央行通过开展货币政策操作予以弥补,续做MLF不仅直截了当,所投放资金在时效上也更为匹配,自然成为操作首选。
从货币操作工具利弊看,中期便利借贷比降准更具灵活性、可操作性,央行能做到随时收放自如。因此央行使用短期货币流动性安排工具,体现了央行货币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相对于大体量的降息降准显示出了调控技巧的进步。
而且,今年已进行了一次降准,如果再次降准,短期内不会把释放的流动性收回去,加上目前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如果降准,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世界各国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及贬值压力,令人民币继续承压,无论对人民币国际地位提高、还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稳定都将形成不利冲击。
降准尽管能够释放充裕流动性,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利率;但如果过度采用降准措施,可能导致对短期利率过大下行压力,也对稳定资本流动和汇率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存款基准利率和实体经济关系在不断减弱,就是说银行间资金市场利率下降并不能良好地传导给实体经济,达到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之目的。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很显然正在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
应该看到,目前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如果通过降准再释放流动性,会进一步抬高M2总量,而且3月底CPI已超过2%,如果市场流动性过多会很快催生CPI升高,加剧通胀潜在压力,影响民众生活幸福指数。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货币政策 央行 商业银行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