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千百度寻逍遥楼 桂林一座千年名楼重现江湖
千百度寻逍遥楼
——桂林一座千年名楼重现江湖的历史玄机
逍遥楼再度与漓江相伴相守。
专家在拍摄于1900年的桂林东江门老照片上标明了古逍遥楼的位置。(资料图片)
引发后人诸多疑惑的逍遥楼古碑。
莫以高矮论逍遥
得悉桂林那座上千年来建了毁、毁了建的逍遥楼又一次在漓江边现身,记者欣然前往探访。烟雨迷蒙的4月,漓江两岸春意盎然。沿滨江路信步而至解放桥桥头时,一座融唐宋风格于一体的楼阁悠然立于眼前。显然,这就是新近落成的逍遥楼了!
天色已近黄昏,趁着淡淡的晚霞,记者仔细端详这座在一群桂林文化人千呼万唤中终于重现身姿的楼阁——由主楼、基座、台基组成的楼体高达24米,主楼分为二层三檐,一层大柱林立,二层回廊环绕,楼顶檐角在斗拱支撑下呈飞跃之势,典雅里透出几分灵动。
缓步登上二楼,举目望去,只见漓江如带,七星、普陀两峰逶迤起伏……望着眼前美景大发感慨之余,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于唐景云二年(711年)被流放至桂林时创作的那首《登逍遥楼》,又回响在耳边: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这是现存最早吟咏逍遥楼的一首唐诗,也正是因为这首唐诗,激发起一群文化人对那座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楼阁的眷恋。在长达10余年的时间里,锲而不舍追寻着它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
也许是对这座历史名楼寄寓了太多期盼,逍遥楼刚一现身,其样式立即在桂林市民中引发热议。在品头论足的议论声中,有一种声音在网络上引发诸多同感——和动辄高达五六十米的黄鹤楼、鹳雀楼、滕王阁这些名楼名阁相比,高仅24米的逍遥楼是不是显得太矮了?一代名楼竟显不出居高临下的赫赫气势来,逍遥楼的设计者是不是太保守了?
面对社会上诸多议论,逍遥楼总设计师徐宗伟却显得相当冷静,也相当自信。他的解答是:作为一座开放式历史景观建筑,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它的历史特征、景观效应,还必须结合现实情境融入现代科学规划理念。就逍遥楼来说,在桂林闹市区建造这么一座楼阁,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它与周边漓江、靖江王府、伏波山、象鼻山等等著名人文、自然景观的关系,必须符合桂林历史文化名城?;す婊⒕附醺;す婊?、漓江风景名胜区?;す婊南喙匾?。
记者此前也曾拜访过黄鹤楼、滕王阁等名楼名阁,面对那一座座动辄五六十米高的楼阁,确实感觉到它的气势强大,强大到对周边景观和游人形成压迫之势。置身于那高大雄伟的楼体之前,有一种渺小苍茫之感。
以“山水甲天下”闻名的桂林,为避免城市建筑喧宾夺主,对自然风光产生不良影响,早就对楼体的高度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让人欣喜的是,这次逍遥楼的重建,没有盲目参照国内其他名楼名阁的“高大上”风格,而是出于尊重自然的态度设置了楼阁的高度与体量。悠然立于市区旅游繁华地带的逍遥楼,并没有对周围优美的漓江风光和靖江王城等历史人文景观形成压迫之势,而是衬托出一种闲适优雅之态。
重建的逍遥楼将唐宋风格融于一体是否合适?也是人们议论的话题之一。
逍遥楼早已消失,现存史料中并没有留下这座楼阁的具体形态。在这种情境下,设计者将唐宋建筑风格融于一楼,体现的反倒是一种尊重历史的精神。逍遥楼兴建于唐代,扬名于宋代。在历次重建中,自然会融入各个时代独特的审美观点。唐宋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高潮,其建筑风格既气魄宏伟,又特别讲究俊秀灵动,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又富于活力。重建的逍遥楼,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中国古代那两个繁盛时代充满自信的逍遥风姿。
编辑:陈佳
关键词:千百度寻逍遥楼 桂林一座 千年名楼 重现江湖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