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肉菜涨价农民得利几何?
近期,部分肉菜价格上涨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不过,一个有些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较之以往,很多消费者对这一轮涨价并没有十分在意。这样的民意反应,看似反常,实则有理性成分。
因为,这一轮肉菜价格上涨,主要还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拿猪肉来说,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所讲的,“带有恢复性和补偿性”——换句话讲,前期猪肉价格相对较低,现在是报复性反弹。
经历过市场经济洗礼的人们,对于市场价格的波动逐渐习以为常,有什么理由不接受肉菜价格变动呢?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不仅懂市场,而且有情怀。这些年,虽然农业农村发展很快,但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不少人其实愿意通过农产品的溢价,让农民得到更多收入,从而帮助农民实现小康。从情感上讲,相对于其他商品尤其是房地产的涨价,人们更倾向于农产品适当涨价,让农民得好处。
但是,这一轮肉菜涨价的红利,最终会流到农民口袋里吗?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答案两个字:很难。在农产品供应领域,一直有“种菜的比不上卖菜的,卖菜的比不上批菜的”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在农产品的供应链条上,生产环节处于U型的底端,附加值最低、风险最大。所以大家会看到,虽然农业最重要,但鲜有人靠种菜或养猪大富。
问题的关键正在这里。面对肉菜价格高位运行,人们越来越坦然接受,甚至愿意让肉菜价飞一会儿,以便种菜养猪的农民得到一些涨价红利。这体现了一种情怀,体现了公众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但问题是,只有很小一部分涨价收益能流入农民口袋里。
而且这种涨价还会给农民带来“次生灾害”。从过去经验看,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资也往往跟进涨价。农产品价格有涨有跌,可农资价格却是只涨不跌,涨上去就很难跌回来。农产品涨价之后,往往迎来市场的新一轮追捧,农户增加投入、扩大生产,最终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暴跌。对市场摸不准的农民,好不容易在“牛市”赚两个钱,一不小心又陷入“熊市”里。这也是市场一直讲的,“跌,农民苦;涨,农民苦”。
从市场出发,其实很多人接受肉菜价飞一会儿;从情怀出发,其实很多人愿意肉菜价飞一会儿。但遗憾在于,涨价收益并没有落到农民口袋里,既不合真正的市场规律,又辜负了市民的情怀。(乔 杉)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肉菜涨价 农民


土耳其庆祝共和国成立94周年
葡萄牙议会否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第四届东盟防长扩大会举办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美
德国新一届联邦议会举行首次全体会议
霜叶染红八达岭
纽约400多名警校学员参加毕业典礼 相拥庆祝
“2017汉语之光”才艺汇演在悉尼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