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左右脑测试” 中的脑科学
前几天,一款测试左右脑的程序刷爆了朋友圈。然而,细心的网友发现,几次测试选择一样的答案,结果却不相同。对此,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称,这个小程序的测试结果是随机的,所谓测试其实是一个谎言,实际是用来窃取用户信息。目前,该程序已经被停用。
“这样的你十分优秀,但有时也让人心疼”“感觉是个了不起的人呐”“这样的你很棒啊”……“病毒式传播”的左右脑测试,所有答案都点缀着溢美之词,不禁让人想起朋友圈此前流传的各种占卜、星座、性格测试,无一不是此种套路的翻版。心理学家指出,这是一种巴纳姆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被测试者仍然认为它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有趣的是,社交媒体的充分发展,也使通过分享进行自我表扬越来越流行,一些商家据此进行系列营销、窃取用户信息,已经不是第一次,也很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
“脑力测试”流行还跟对大脑的许多未竟之问有关,其中一个广泛认知便是“左右脑分工明确”。该理论大约来自1961年“裂脑”实验,美国心理生物学家罗杰·斯佩里发现,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身体,并提出左脑对数字文字的识别、认知、记忆要好一些,而右脑在图像图形处理上占优。斯佩里因此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但这却成了史上被质疑最多的诺贝尔奖神经科学工作。迄今为止,有很多研究都在讨论该观点是否正确,有人使用分裂脑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却发现与诺贝尔奖得奖论文不一样的结果,斯佩里也承认“左右两分法是一种很易放肆无羁的观念”。目前,学界公认左右脑在底层处理方式上存在分工(如走路、握手等),但在许多稍微复杂一些的处理行为上,必须左右脑协同工作。
然而,“左半脑控制右手、右半脑控制左手”,这个极尽简化的表述像魔咒一样席卷了大众心智。过去十几年间,它直接演化成更加通俗浅显的“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图形”,并使人们相信,左右脑分别负责人体不同的功能,管理不同的区域,各司其职,互不相干。由此产生了诸多理解偏差,典型就是所谓“右脑开发”,近些年不断出现的一些创造力教育理论,鼓吹“右脑是创造的源泉”“右脑开发是一场教育革命,一场开发创造力的革命”等,且通过“右脑控制左手”作反向推导,刻意强迫用左手吃饭,用左手拿笔,谓之“左利右脑”,也真是令人叹服的“脑洞”了!不要小看这种逻辑,不久前新华社调查一家号称能“蒙眼辨色”“七天成诗人”的教育机构,16天就收费6.8万,家长们还担心报不上名呢!
除此之外,对脑科学的理解还存在很多误区。比如人的大脑利用率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实际上利用率很高),脑细胞不能再生(部分脑细胞可以再生),也有一种说法称爱因斯坦是典型的“右脑型天才”,但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论文却发现,爱因斯坦异于常人的主要是左脑,而不是传闻中的右脑。种种对脑科学的简易化理解,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脑太神秘了,它操纵着我们所有的行为,而我们对它却一知半解。因此,要建立对脑科学的正确认知,首先就要对大众流行中的“脑科学”勇于质疑,既不要将它过度神秘化,也不要套用理论简单化,更不要相信网上看图或者做题就能测试出你的“脑力”。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脑科学 测试 右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